刘巨德:寻美的苦行者吴冠中
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 (图片来源:the Oxford Magazine)
本次展览作品借展自香港艺术馆,是从吴冠中后人近期包括绘画、速写在内的一项共450件的捐赠中精选而出的,呈现了吴冠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包括油画、水墨、铅笔作品等多种媒材。
在线国际学术会议
在本次展览期间,阿什莫林博物馆组织了线上国际学术会议,会议邀请了香港艺术馆吴冠中收藏助理策展人Mira Chan,香港艺术馆Nadia Lau,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蔡珩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等研究吴冠中艺术的顶尖学者,发表对吴冠中人生与艺术的最新研究。
本文为刘巨德教授的发言内容,经刘巨德教授授权,在此刊登,以飨读者。
小鸟天堂(一)1989年作 水墨设色 宣纸 44cmx69cm
大家看,这幅巨作是吴冠中由一幅写实的小水墨演化而来,饱含着他长期无尽地探索形式美的苦心,更有他对自然深处真与美不为人知的深刻认识。他说这是“视觉形式的起飞”,大大地超越了现实。
通常人们对现实的题材、内容、意义,都能看得见,但对自然内在美的形式,大多数人是个谜,而大师会与其照面。
一、美为何?
美,人类之谜。
科学家说:“美哉!真理之源。”
艺术家说:“找到美因为你遇见了真。“真,也即是美。”
哲学家说:“美是自由的形式。”“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的方式。”
诗人说:“任何美都包含某种永恒的东西和某种过渡的东西,即绝对的东西和特殊的东西。”
古人言:“美,善也。”
吴冠中说:“美是靠形式的”“形式美的核心是抽象美”“艺术的价值在于美”。
美,人类文明的灵魂,发现美才能找到真。美犹如真理的光芒,不可能直接接近,却指示着真理的大方向。
发现美、信仰美是人类的觉醒。
美,在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诗人心里,都远不止于现象界,她处在自然和人性最深处,存在于无物、无我、无功利,超现实的心物感应里,存在于每一个人慈善的内直觉的心境中,存在于自然万物内在和谐的抽象共性间。
汉柏写生原稿 1974年作素描写生 马克笔、毛笔、水墨、宣纸 102cmx312cm
吴冠中初到巴黎
吴冠中在凡尔赛宫前 1948年
艺术的道路就是自己不断解放自己、超越现实、超越功利、超越自我、超越社会、超越理性的道路。
1946年,吴冠中留学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师从苏弗尔皮教授,探索艺术形式的自律,得到了西方现代绘画‘形式独立’于文学的启蒙。回国后他用形式美的解剖刀,全面地剖析了中国绘画,找到了中国绘画形式美的根脉:“韵”。为此,万物在他心里都化为深情的诗和抽象的韵,他说那韵其实是“虚”,中国文化讲虚以待物,才会有艺术之大美。他悟到了东西方艺术的精髓,深信美是自由的形式。
南方人家 1996 油画 79.2cm x 59.4cm
他说:“造型艺术不讲形式,不务正业。”“造型艺术的根本是形式美,观察发现形象、形式,是画家的生命线。”吴冠中不断地这样告诉世人:“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关系存亡的大问题。美术有无存在的必要,依赖于形式美能否独立存在的客观实际。”油画《南方人家》是形式独立的例证。
事实证明,好的艺术作品常常在一瞬间,不知道内容是什么的时候,就把人不知不觉吸引和震憾,这是艺术形式美不为人知的动人力量。
艺术大师创造独特艺术的秘密,就在于创造某种形式美的抽象关系,不断超越素材。
红墙, 2003, 油画, 39cm x 59.2cm,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吴冠中对“内容决定形式”的常规,长期质疑,1979年5月在《美术》杂志,他发表了一篇宣言式的文论:《绘画的形式美》,在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反习惯,往往令人惊慌不安,吴冠中遭批判。1981年他又在《美术》杂志,发出疑问:《内容决定形式?》,《高昌古城》、《红墙》是他对形式美的艺术性和独立价值的忘我坚守,为后来人打开了新思路。他是中国现代绘画形式美的鉴往知来者和领航急先锋。
新城 1996 彩墨 66.8cmx135.5cm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艺术是探索自然和人性的另一条路。艺术家真正的责任和贡献,在于是否开启了新的认识世界的视野,是否从不同的视角,发现、欣赏、解释了代表自然的美的真谛,吴冠中做到了。他独立自由的形式美是对艺术本体、本源、本身的追问和探索,既让中国古老绘画新生,又打通了中西绘画的界限,并找到了人生安身立命的家园。这是中国几代画家苦苦的追寻,吴冠中推进了这个进程。
三、美何从?
美,走向未知。
美,没有预设,没有标准,没有中心,没有国王,没有方向。她是以美好的情感去创造美好情感的才能。
美,神秘、自由、无垠、光明、不朽、变幻,她通向未知,处在自然和人性最深处,出现在常知、常理外,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温暖而陌生。
吴冠中说:“直觉、错觉最重要”。“艺术家要创作出成功的作品,感情的真挚比脑袋重要!要创作出不朽的作品,就要把感情投入到艺术中去,一句话,就是要忘我!”直觉、错觉、情感、忘我是他作品成功的保证。
宁波水乡 1980素描写生
吴冠中 2009年1月
他说:“有成就的画家,都有自己的形象世界,也都局限在自己的形象世界里,虽然大都竭力想扩展这个世界。”毕竟每个艺术家生命是有限的,艺术无限。
吴冠中的艺术为继承传统走向新生,给出了最令人惊喜的新的答案,彰显了艺术家独特的、迷人的个性,和艺术的永恒性,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的典范,必昭示后人:
美,永无彼岸,艺术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
美,如繁星,形式多样而光明。
美,奇特,陌生,发自自然和人类心灵最深处。
美,唯在超功利、忘我的状态下现身。
美,是艺术走向未知的谜。
寻美的路,是苦行的路。
晚年吴冠中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