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灯塔与摇篮”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开幕
从盘古大观眺望,木、金属、有机玻璃、油彩、丙烯、喷漆、马克笔、衣物、印刷品,136×140×6.5cm,2017-2019
展览分为两部分,以象征着现代设计摇篮的包豪斯建筑,一座摇曳着海面灯影的临时帐篷,作为两个空间的中心和篝火。“找茬”“互毁”“窗户”三个系列的作品围绕左右,成为通往现实的背景音。旧房遗址的地毯,杂糅而山寨风的杭州房子,杂志中的面孔和艺术家的旅程,两幅废弃冰箱的巨幅群像,又将目光引向迂回、重叠的世界。图像、符号和现实在这里交织、隐匿、交替。
后窗·彩石,古董木窗、油彩、有机玻璃,157×92×10cm,2021
西岸,布面油画,200×180cm×2,2020-2021
窗户作为外部世界和想象的隐喻,是“再现”的最佳载体。李青的作品中,窗棂和格子成了画面结构的一部分,老旧风化的痕迹和颜料、笔触含混一体。窗户亦是城市中的风景,它承载故事,重现希望,区隔距离,每一扇窗户都暗含着阶级和权力。全新作品中,李青不再延续过去的文学性,或是时空的讨论,窗户回到它自身,指向它和建筑、城市之间的存在关系,窗棂的结构和画面中平滑的美学、反光的地标建筑,形成强烈的对立。绘画重返现实,重返激进的美学。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语言从不会孤立的存在,几个系列间从未中断的实验,持之以恒的动力,起源于李青从2005年以来始终关心的议题,科技时代的信息与图像,观看的社会机制和权力,全球化中的人与建筑、城市的关系,消费时代的美学样式和规训。在伟岸的建筑和摇曳的帐篷之间,“灯塔与摇篮”的文学意味逐渐隐去,成为乌托邦的反题。
关于艺术家
李青,1981年出生于浙江湖州,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上海。他的绘画、装置和影像作品往往在相似性和矛盾中寻找理性的裂隙,通过迂回重叠的结构作用于观者的感觉和认知。李⻘近年来的创作追踪广泛发生在信息传播、集体记忆和知识经验中的历史碎片化和意识形态冲突,检验图像、语言、符号系统和社会空间之间的张力与矛盾,串联起多层次的经验要素,并从中调和出具备冲突性结构的新的叙事界面。对日常空间和图像中的微观政治的捕捉,对中国艺术在国际艺术语境之下的身份问题的观察,使他身上体现出年轻一代中国艺术家身上独特的历史意识。
崔灿灿
策展的主要展览和活动从2012年开始近百场。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青年荣誉奖,《YISHU》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艺术权力榜年度展览奖和策展人奖,《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林肯策展人提名、《当代艺术新闻》年度最佳艺术家个展、北京画廊周最佳展览奖,以及多家媒体的年度策展人或是艺术贡献奖等。
上一篇: “李尤松谈‘中国风’系列采访”将于9月15-17日播出
下一篇: 凯旋门即将“消失”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