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德镇到彭州小石村,一个可生长的展览
“乡村建设:建筑、文艺与地方营造”展厅内景,江西画院美术馆(景德镇),2021年5月,左靖工作室提供
继今年五月在景德镇江西画院美术馆开幕以来,“乡村建设:建筑、文艺与地方营造实验”第二站今日在成都以北四十余公里的彭州小石村正式启幕。以创造“可生长”的展览与强调“原乡”意识为标志,通过吸纳植根于四川本地的乡村公共空间营建、建筑活化、整村改造、艺术介入、美学教育等实例,“乡村建设”展希望为蜀中乃至全国各地区的乡建运动提供案例,并呈现与本地居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紧密联系。
展览已与新落成的龙门山·柒村艺术设计中心同期开幕。由左靖担任策展人,彭嫣菡担任联合策展人,彭州站共邀请九组建筑师、艺术家与乡村工作者参展,展示了多样化与本地化的乡建探寻之路。
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生了新的转向,它与乡村社会的变迁成为同一问题的一体两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回应不同的命题。如果说以城市为发展核心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是在履行“快速发展”的需要,那么对于乡村振兴的全面关注,则是在回应“如何可持续发展”的诉求。面对千城一面的非地方性,乡村似乎成了最易识别的“地方”代表——乡村成为一方热土,到乡村去,逐渐成为年轻人工作和生活的选项。这些变化的发生,从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乡村实践者们经年累月的工作和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精神召唤。他们对于乡村生活的编织、构造与活化,为当下的地方文化复兴提供了生气勃勃的样本。
“乡村建设”彭州站展览现场,四川彭州桂花镇小石村,2021年9月,方所/左靖工作室提供
关键词
从一幢建筑的改造到全体村民的动员,从一个自然村扩展到县域范围的社会设计,建筑师、艺术家与乡建工作者们通过展开或溢出自己专业内的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协同、创造、进化,处理复杂的乡村社会关系,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激活传统的公共生活与乡村的主体性,并以村民共建、艺术介入等方式,营造社区认同,创造地方价值。
在展览叙事中,由每位参展人根据自身的工作体会与创作理念提炼出的数个关键词,为当下的乡土实践提供了阶段性的理论支持。“平民设计”(梁井宇)、“内外共享”(李烨)、“泥鳅钻豆腐”(刘家琨)、“缓步徐行”(朱竞翔)与“再用的建造”(罗宇杰)、“角色与自建”(王求安)等是建筑师们在乡村设计之中发展出的独特策略,“服务社区、城乡联结”(左靖)、推动“乡土美学、乡土教育”(向勇),掌握“速度、动势、节奏”(刘庆元)则是艺术家与乡村工作者们所秉承的信息与准则。最后,透过“整村运营”“关系生产”和“谦虚介入”,立绘出一幅具体而生动的乡村工作图景。在这些形态各异的方法之下,如何协调生态与发展、主体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则是大家共有的目标。
“乡村建设”彭州站展览现场,四川彭州桂花镇小石村,方所/左靖工作室提供
从小石村出发
本次展览所关注的建筑、艺术与地方营造等领域,分别对应乡村的空间、人文与社群三种社会情境,而这三者往往又互相交织,产生出不同的实践价值。其中,建筑师李烨与他的伙伴们在彭州小石村四年多来的改造工作,就体现了建筑与地方营造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整村设计与运营的一系列项目,使得小石村从一个震后重建的普通村庄,转变为具有共同空间形象的乡村社区。一方面,设计为缺乏公共空间的乡村提供了具有聚合力的物理空间,影响了村民的个体与公共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开放民宿、食堂、菜场、文化长廊和公交站等的分时段共享功能,我们发现社区天然有一种“共享”的意识,只要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程度,社区居民总会自发的用生活填补,形成活泼生动的自发场景,进而重新塑造了当地的身份认同(identity)与四川特有的公共文化。
作为乡建运动中的“排头兵”,建筑师不仅为当地设计出居住、接待与公共生活的功能性空间,唤醒乡村的公共空间及其功能,为后续的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教育与社区活动提供空间支持。同时,这些建筑所呈现出的设计与美学态度,回应着土地与人的关系,还为农村和城市创造出平等的空间质量而努力。在浙江丽水松阳县,刘家琨设计的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使整个街区转型为展示绵延百年的建筑遗存与动态文化生活的泛博物馆,以开放之姿拥抱周边社区。“平民设计”则是建筑师梁井宇为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提出的“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策展主题的一部分,从贵州茅贡镇到河南修武县大南坡村,通过对废弃学校、粮库、礼堂、村大队部等公共空间进行建筑修复与改造,他所实施的乡村设计并非纯粹的日常功能,而是带有丰富的精神性需求,并努力在设计上超越日常。
寻求建筑师自身的角色,组织村民自建,是王求安多年来深入乡村一线的工作准则,在河南修武县岸上村,他研究政府对于乡村基建的帮扶,以及村民与政府如何实现共同治理,帮助村民实现轻巧、可持续、低造价的设计。罗宇杰展示的项目包括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廊架,湖北丹江口元和观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强调设计的可持续性,包括野生、再用、接续与可逆的建造四个方面。他认为建造技术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在技术上的研究和打磨,去获得和达到一种更具善意的空间状态。
面对乡村这一陌生的任务,朱竞翔提出以学习代替应用,并为乡村的空间生产担当更多的使命——沟通产业,强化纽带,传递知识,带来信任与希望。他研究新型的建筑系统和可持续建造技术,并成功应用在超过十三个国内省份与其他地区,包括甘肃会宁县多个村落的格子屋童趣园教室,四川广元下寺新芽小学等。
梁井宇展区,“乡村建设”彭州站展览现场,四川彭州桂花镇小石村,方所/左靖工作室提供
王求安展区,“乡村建设”彭州站展览现场,四川彭州桂花镇小石村,方所/左靖工作室提供
关系、地方与日常
文艺乡建是以文化艺术为切入点,旨在修复乡村的文化生态、社会关系与精神文明的在地实践。从安徽碧山开始,在过去十年间,左靖与他同行的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们深入了贵州、云南、河南等数个乡村,通过灵活的空间、文化与产品生产策略,修复乡村的内外关系,换取村民的接纳、信任与参与。艺术家刘庆元通过为诸众木刻与为乡村木刻,表现了乡村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部,他的艺术行动直接服务于乡村的文艺建设,其所创造的图像还将继续以各种方式存在于乡村社会中。正是他们的工作关照着生命的感受、精神价值与主体意识,彰显了“弱功利”背后的价值,
在四川省宣汉县白马镇,来自北京大学的向勇教授创立了“白马花田营造社”,通过大巴山花田艺穗节,花田艺绘、花田影像、花田课堂、花田工坊等公益营造与产业实践,迎接越来越多的白马“新村民”入住,共同建立起新的乡村动员机制,让乡村成为现象学意义上赋予人与土地、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等特定意涵之所在。,文艺乡建与地方营造的共同特点是需要长期持续的运营和本地的参与,使“空间”(Space)成为“地方”(Place),使乡村不再面目模糊。
“乡村建设”彭州站展览现场,四川彭州桂花镇小石村,方所/左靖工作室提供
良性的乡村建设从来不是无源之水,而是由天时、地利的条件,政通人和的机遇所共同创造。乡村的历史、风物与人文所共同形成的场域,在时间的尺度上绵延,留下了丰沛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希望动员更多的力量,围绕着地方身份、归属感、可持续性与相应的文化主张,重新理解和建构乡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乡村建设:建筑、文艺与地方营造实验”彭州站将长期对公众和本地村民开放。展览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旅游学会指导,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彭州市人民政府以及彭州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彭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彭州市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管委会和成都湔江投资集团分别担任主办与承办方,并由方所、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协办。
“乡村建设”彭州站展览现场,四川彭州桂花镇小石村,方所/左靖工作室提供
小石村五统一公共空间,四川彭州,2020年,李烨/时地建筑提供
大南坡艺术中心茶室展厅,2020年,场域建筑/左靖工作室提供
“共振村声”戏台,碧山工销社,安徽黟县碧山村,2021年
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营地,四川宣汉白马镇,向勇/白马花田营造社提供
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廊道,浙江丽水松阳县,2020年,刘家琨/家琨建筑提供
四川广元下寺新芽小学,2009年,朱竞翔/元远建筑提供
岸上村改造提升设计,河南修武县,2019年至今,王求安/安哲建筑提供
东庵上村儿童之家,河南清丰县双庙乡,2019年,罗宇杰/LUO studio提供
刘庆元,《脊背之歌》系列,木刻,2020年
乡村建设
建筑、文艺与地方营造实验 彭州站
Rural Re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Practice of Art, Space and Place
Pengzhou Station
开幕
2021年9月23日
September 23, 2021
地点
龙门山·柒村艺术设计中心
四川省彭州市桂花镇金城社区
Longmenshan Qicun Village Art and Design Center
Jincheng Neighborhood, Guihua Town, Pengzhou, Sichuan Province
指导: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四川省旅游学会
主办: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彭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
彭州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彭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彭州市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管委会
成都湔江投资集团
协办:
方所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
Supervised by:
Sichu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Sichuan Tourism Association
Presented by:
Chengdu Culture, Radio, Film and Tourism Bureau
People’s Government of Pengzhou City
Organized by:
Pengzhou Commerce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 Bureau
Pengzhou Culture, Sports and Tourism Bureau
Pengzhou Longmenshan Jianjiang River Valley Eco Tourism Zone Management Committee
Chengdu Jianjiang Investment Group
Co-Organized by:
Fangsuo Commune
Beijing Contemporary Art Foundatio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Anhui University
参展人:
家琨建筑 李烨 梁井宇 刘庆元 罗宇杰 王求安 向勇 朱竞翔 左靖
Participants:
Jiakun Architects, Li Ye, Liang Jingyu, Liu Qingyuan, Luo Yujie, Wang Qiu'an, Xiang Yong, Zhu Jingxiang, Zuo Jing
策展人:左靖
联合策展人:彭嫣菡
特约策展:王美钦
视觉设计:曲芳正 叶子萌 韩佳
展陈设计:于时云
展览统筹:梁恩才 袁祥智 朱琳 罗虹 李久安 马艳霞 刘利
执行团队:成都缔合美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