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最新个展“我在马路边”,看遍北京城的生动趣味

作者:台馨遥时间: 2021-11-09 14:18:32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东交民巷-3》,62.5x189cm,纸本丙烯、油画棒,2019

所谓色彩灰,是用两种以上的颜色调和出来的灰色,而不是黑加白产生的灰色,所以被称为色彩灰,或者颜色灰。这在职业画家当中是常识,我们一般人不是很理解。

所举的两位荷兰画家,都对在窗外的光照下,砖石、木料、墙皮、金属的色彩灰有准确、稳定的表现。要知道,这个时期的画家是自己研制颜料的。 这时的色彩研究是对颜料的研究,色彩由红、黄、蓝三原色构成。

《我在马路边》,230x3400cm,布面丙烯、油画棒,2017-2021

莫奈的这张,并没有使用古典绘画的方法,却造成了强烈的光感。修拉的一张,则是按照光色的原理,使用色彩点造成强烈的光感。印象派的画家们,本质上是要造成直射光的效果,也就是画面在发光,而不是光打到画面上,再反射给我们。

从古典绘画模拟反射光表达事物,到印象派绘画让事物似乎自己在发光,模拟直射光,刺激我们,这几乎就是革命。

几乎是上世纪初,法国的现代画家维亚尔,用不同于古典绘画的色彩灰和印象派所谓的客观的色彩灰,与现当代的品色组合,再一次点亮了绘画。

维亚尔的色彩灰要亮得多,其实这个分野,在晚期古典绘画中受到印象派影响的画家,已经有所体现,例如瑞典的画家佐恩。

《雨雪景山-2》62.5x567cm,纸本丙烯、油画棒,62.5x94.5cm,2019

如果大家能够明白色彩灰在绘画当中的变化,又能明白具有颠覆性的当代品色表达,就应该看得清楚王玉平在当代绘画中的成就。

展览现场

王玉平画角楼(2020)

关于艺术家

王玉平,1962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

王玉平的个展主要有:“虚岁六十“(松美术馆,北京,2021),“我在马路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1),“盐烤银杏”(站台中国,北京,2021),“无聊的天堂”(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18),“景山前街:王玉平画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7),“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展—2011王玉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1),”市井浮世绘”,何香凝美术馆,深圳(2011);“王玉平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93)等。

他参加的主要群展包括:“沙特阿拉伯迪里耶双年展”(迪里耶,2021),“不期而遇”,龙美术馆,上海(2020),“相遇亚欧”(侨福当代美术馆,北京,2017),“中国新表现主义”(中华艺术宫,上海,2014),“大阪三年展”(大阪,2013),“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上海当代博物馆,上海,2013),“第三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0),“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1997),“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95),“申玲,王玉平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93),“新生代艺术展”(历史博物馆,北京,1991),“首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7)等。

关于策展人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出生于北京,祖籍重庆,画家、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者。

1984年,阿城出版个人首部短篇小说《棋王》,获1983-1984年中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他陆续有剧本、杂文、评论等;198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驻市作家;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0年台北驻市作家;2010年出版散文《好说歹说》;2014年出版《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获选中国书业年度图书;2016年出版七册《阿城文集》。

1985年,担任电影《大明星》的编剧,开启编剧生涯;1986年凭借电影《芙蓉镇》入围第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1年担任电影《棋王》编剧;1993年担任电影《画皮之阴阳法王》编剧;1997年出版散文《威尼斯日记》;2002年由其担任编剧的电影《小城之春》上映;2006年担任电影《吴清源》编剧;2006年为《刘小东新作:多米诺》制作图片记录和纪录片;2015年担任电影《刺客聂隐娘》编剧,该片入围第52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2005年,担任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评委;2008年5月,获邀为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师课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