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明日城市论坛厦门启幕 以艺术构建未来之城

作者:艺术中国时间: 2021-12-24 14:08:33

2021年12月20日,由中央美术学院、DCL伦敦设计中心、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凤凰艺术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1明日城市论坛”于厦门开幕,二十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创意产业和媒体代表,从文化艺术角度探讨城市更新,通过多平台直播进行国际学术对话。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城市更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升级为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值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之际,具有国际影响力、专注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学术的“明日城市论坛”以“艺术之城:历史与当下的有机更新”为题,于厦门举办,对话世界。与会专家指出,中国各城市都在积极谋划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社会各界也主动投身这一实践,本次论坛将文化艺术与城市的有机更新结合讨论正逢其时,现实意义与未来战略性眼光兼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指出,“与过去关注规模扩张不同,城市更新更加关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文脉延续,更加注重特色魅力彰显”。本届论坛举办地厦门,以高颜值闻名全国。厦门“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把厦门打造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并发力城市功能品质提档升级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历史文化正是城市魅力的关键”,杨保军说,“以文化艺术切入厦门城市更新之路,十分切题、大有作为。”

论坛还交流了国际经验,DCL伦敦设计中心联合创始人马晓威分享了伦敦城市更新的案例,“通过提供城市的文化艺术性、多样性,将吸引年轻和对品质有追求的人才,提高创业就业商业机会,推动创新”;匈牙利佩奇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加布里埃尓·梅德韦杰夫以“敏感城市”理论为核心,对未来智能环境下的城市空间提出思考方向。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

论坛期间,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首次以“青年影像计划”的形态,透过4位青年艺术家的新媒体创作,向全球展现其核心理念——以当代艺术为钥(KEY),让交互(COLLECTIVISM)、包容(COMBINATION)的艺术理念,走进公众(AUDIENCE),激活城市有机更新。

那么如何持续为百姓大众提供具有生长性的文化内容,让城市居民成为城市文化实践的活力因子,本届明日城市论坛中,多位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产业从业者、资深媒体人就此展开跨界对话。各界嘉宾不约而同地提到,新媒体高科技的传播环境,十分有利于城市文化情感表达,我们需要在城市空间中营造多种短期和长期的文化活动,促成大众的参与、体验、分享。

活动当天,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的开馆重磅大展也宣告很快与大众见面。国际知名艺术家徐冰、展望、宋冬、刘建华、缪晓春、冷冰川、陈文令、邢丹文、邬建安、卢征远、杨心广、庞海龙等参展,以饱含城市记忆的多元媒介创作出15件当代作品,以“叠层时空——转化传统、活化城市”为名,回应城市更新的深刻议题。此次展览由艺术史知名学者、《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朱青生担任学术主持,高远担任策展人。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代表论坛全体参与者,发布“城市更新——以文兴城、以人为本、与美同行、向心共生”的“艺术创意构建未来城市”大会共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