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重塑:双重肖像——卢征远个展在四川美术学院开幕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时间: 2022-01-10 14:38:42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两校要更多加强学术交流,特别是通过教师艺术家的交流,相互取经补益,推动学术发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为展览发来贺词,充分肯定了此次双个展计划的重要意义,他说,我们已经进入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艺术家面对与思考的问题和全球艺术家一样,基于自身重视艺术精神性价值的传统,能够在艺术表达上找到共同的主题,走向文化创新的前沿,为公众提供更多具有超越日常生活经验、审美体验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场景。作为美术学院教师的艺术家,要紧紧把握时代发展提供的创造机遇,更多地探索艺术对于现实的深度表达,努力使思维的锋芒更加锐利,在感性的表现中体现深度的现实关切和人文关切。

《眼里尽是光》装置尺寸可变  软质纤维,钢,灯光,声控装置 2021-2022

高耸的黑色和柔软的毛毡作为具象化后的内在体验,闪电般的光随呼吸闪现,观众的呐喊也将化为闪电,照亮不安的黑。

《即时的洞穴》装置 尺寸可变 快递纸箱,声音播放器,霓虹灯,木  2021-2022

寄出一份从北京的工作室到达重庆展厅的快递,快递箱子里的录音记录着一路漂泊的“声音”。观众低下身穿梭于“洞穴”,靠近箱子可听到快递中的声音。漂泊也构成了今日之景观并指向某种隐秘性。

《固体的液体》雕塑 尺寸可变 彩色水晶玻璃,金属丝 2021-2022

琉璃面具有着红色血液般的质感,悬挂在等人高的空间,当观众走进空间,与人们的身体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距离,面具做为人脸的一种表演的象征形成看与被看,表演与被景观化。

《瞬间的心跳证明你还活着》新媒体装置 尺寸可变 体感仪器,多屏投影,电脑 2021-2022

观众通过手的触摸实时反馈着情绪的波动,处理器将情绪波动可视化,蓝色的线条趋向平静,红色的撕裂划痕代表波动,内在的情绪相互交融又相互抵消。可视的脉搏实现短暂的袒露与情感互联。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刘正奎教授团队与“舒压艺术”技术支持)

《我们的岛屿》雕塑 5*5*1.1m 紫外线感光涂层,树脂纤维,钢 2021-2022

从网络数据上切取重庆地形图上的一块,等比压缩为可见的“土地”,如一块漂浮的岛屿。表面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显现为红色,当有人遮挡阳光的时候会形成身体的痕迹,再慢慢消失,就像从未来过。

艺术家简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