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为媒——一位景观设计师的全球公共艺术计划
北京杨梅竹斜街胡同花草堂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友谊广场公园现场连线
北京杨梅竹斜街胡同花草堂播种仪式,谢晓英和居民一起种花
谢晓英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求学期间,她远赴荷兰学习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是一名标准的海归景观设计师。但她的身上没有丝毫高冷洋范儿,她衣着朴素,亲和友善,非常善于与人沟通。在杨梅竹斜街规划期间,她经常走街串户,就像一位热情温暖的邻家大姐和当地居民攀谈交流,胡同的大爷大妈从开始的冷漠变得逐渐热情,向她敞开心扉,她也慢慢发现了花草是胡同中本地人和外来租户、保安、商家等各方居民共同的爱好。
友谊广场(谢格尔公园)
改造前后对比:由中国城建院无界景观工作室承担景观设计任务的亚的斯亚贝巴友谊广场项目
将“都市花草堂”引入埃塞俄比亚
艺术中国:您在非洲的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是怎样的一个计划?
谢晓英:中国援建的埃塞俄比亚的绿色发展计划最核心的是48公顷的亚的斯亚贝巴友谊广场,还有一个12公里长的河道。河道是季节性的,雨季排水,旱季无水,这里污水比较多,最初计划是排污净化处理。中间的花园广场,中国称为友谊广场,埃塞俄比亚人称为谢格尔公园,这个名字来自古希伯来语——“幸福美丽的地方“。我们的重点是做这个公园广场。
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阿里想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友谊广场也属于首都“大绿心”中的核心区域,具有休闲娱乐功能和参与互动体验,能够激活城市活力的城市中央公园。他希望友谊广场充分发挥首都中心广场宣传文化、集会、休闲的功能。
谢晓英在整理苗木
2019年6月,我第一次去埃塞俄比亚,正值雨季,那里的雨下完后天空马上放晴,碧空、彩虹非常漂亮。我们项目的场地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周边有很多贫民窟。但我们非常有信心,不久后这里将呈现出一座美丽的公园!当地人对中国人比较友善,很有亲和力。埃塞俄比亚总理很有智慧,我们的设计方案非常契合他的绿色发展理念,他本人也非常尊重设计师。我感觉推进项目比在中国更为顺利。我们的一期项目实施只用了10个月。2019年10月开工,2020年8月一期工程竣工。
谢晓英在叠水花溪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公园中木椅比较少,我就把平整场地时挖出的自然石的平整面做成椅子。在场的工人挨个去体验,纷纷夸赞中国智慧。我们没有在项目中摆放亭子、塔等中国符号,但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自然观和山水观全部传递出来了。
在场工人体验石椅
艺术中国:现在公共建设项目中普遍考虑“在地性”,您在项目中有哪些具体举措?
谢晓英:我们的设计方案和的材料使用都是体现保护生态环境和低碳的环保理念,在实施项目中都尽量小心地保留了场地内的植物。设计师在设计人工湖的时候,就把那里的树移到了旁边堤岸上栽植,把杂乱无章的灌木丛重新修整成景。我们尽量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除了广场的白色花岗岩是从中国运输过去的,现场平整土地翻出的石头和废弃建筑的砖石材料都应用在项目中做挡土墙、叠水瀑布和排水沟。
会计专业的工人(左)正在制作叠水花溪
艺术中国:埃塞俄比亚的项目中的当地工人,有谁让您印象深刻?
谢晓英:有一个流浪汉在我们工地内非法搭建了一个窝棚,平整土地时他的窝棚被铲掉了。他就找我们的分包商理论,分包商了解了情况,没想到小伙子是大学会计专业,英语能力出众,但还没有找到工作,分包商就雇佣了他,他有了收入后,就很顺利地租到了城里的房子,公园里的生态排水沟就是他带着几位工人建成的。第二次我碰到一个娃娃脸的小伙子,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和我沟通竖向图(一种工程制图),他大学专业是土木工程,大学毕业就失业了,但他想留在大城市中找工作,为了活着就只能沿街乞讨。分包商的夫人偶然在街上遇到他,了解了情况,给了他这份工作。一期工程结束了,娃娃脸小伙子还写了份感谢信,并希望继续为项目工作。一些当地工人还在努力地学中文,他们尝试着和中国人交流。我觉得这些也是项目的收益,就是让底层的老百姓能够互相了解,建立友好的连接。这就是“民心相通”,也是最有意义的。
2020年1月1日,埃塞俄比亚阿比总理在谢格尔公园的工地参加“播种明天”仪式亲自为“花墙”播花种
石笼花墙
艺术中国:我很感兴趣的是非洲的“花草堂”效果是怎样的?
谢晓英:我们在谢格尔公园策划了“都市花草堂”项目,它是一个持续的计划。我们在施工中做了上千米的有防护功能的挡土墙,有些地方的挡土墙外部用金属石笼罩住,里面填充了废弃的石材和砖瓦,缝隙填满泥土,园艺工人、当地居民和未来的游客在这里种植花草。2020年1月1日,我们策划了“播种明天”活动,作为“都市花草堂”计划的启动仪式,活动名称引用了印度谚语“今天的种子就是明天的花”(All the flowers of all the tomorrows are in the seeds of today.)。埃塞俄比亚阿比总理亲临现场,在挡土墙的石缝中播种花草,作为这个计划的启动。之后我希望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去完善,最终这个千米长的挡土墙会变成一座美丽的“岩石花园”。我不会规定种什么花,能生长就行,当地人可以发挥创造力,植物会越长越丰富。这是我们和当地民众共同参与的活动,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大型公共艺术计划。
北京杨梅竹斜街胡同高叔和赵姨参与播种仪式
艺术中国:众所周知,公共艺术项目的可持续性是一个普遍难题,您如何实施后续计划?
谢晓英:我策划的公共艺术项目是一种持续性的活动,比如去年秋天的北京杨梅竹斜街“胡同花草堂”和亚的斯亚贝巴谢格尔公园的“都市花草堂”连接。比如我们在16、17、18年在杨梅竹斜街连续做了三年的居民种植展,之后虽然停办了两年,但我今年发现这条街上有更多的居民和商户已经自发地在门前种植花草,同时还自发地组织很多文化活动,这条街越来越美丽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
埃塞俄比亚工人与未婚妻在友谊广场(谢格尔公园)拍摄婚纱照
我会在谢格尔公园和埃塞的其他城市与乡村持续地策划公共艺术活动,策划各种创意活动,让“花草堂”理念在当地持续地发酵。我还希望公园充满活力,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这里有民族产品推介会、咖啡仪式、模特表演等等。这里还有一个艺术花园,堪称园中园,建了咖啡厅、快餐厅、卫生间等完善的休闲旅游配套设施。我在露天花园场地的建设过程中已经预设好了水电音响等各种基础设施,有的地方还安装了喷泉和声音雕塑,为在这里举办丰富的活动创造了条件。
杨梅竹斜街前后期改造对比
艺术中国:中国有很多公共艺术项目,但很多都落入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尴尬境地,而您的杨梅竹斜街有机更新计划取得了胡同居民的高度认可,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谢晓英:在2012、2013、2014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这条街上来了很多打扮光鲜时尚的设计师,他们摆拍各种造型各种打卡。但街道居民就在旁边冷漠围观,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记得有位老大爷在9月底的秋凉时节故意光膀子遛弯,显得特别违和。
谢晓英在友谊广场(谢格尔公园)
艺术中国:最早大家知道您是源于杨梅竹斜街的有机更新计划、之后您又做了援埃塞的绿色发展项目,目前又增添了更多地区,您有一个全球的计划吗?
谢晓英:我一直希望将公共空间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和谐相处的媒介,以专业的手段引导社会关系良性发展,缓解人的生存压力,激发民众活力和场地生产力。我们在杨梅竹斜街的实践是促进街坊邻里之间的相互理解,既保留胡同的文化意境又促进街区活力,目前我们在埃塞俄比亚谢格尔公园的实践是促进多民族和谐相处、社会繁荣,两地的“花草堂”活动将“一带一路”两端的人们连接在一起,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民心相通。去年我在UIA(世界建协大会)的演讲在巴西影响很大,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建筑师协会执行委员会的官员听了我的演讲后说:“它将为我们在巴西不稳定社区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有力的参考。” 未来我们计划在巴西也做这样的项目。
埃塞俄比亚居民在谢格尔公园健身
今年我们有一个名为“抗体”的公共艺术作品入选了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暨公共艺术专题展,3月中旬将在深圳展出。作品内容是:借由融于美丽宜人风景的、随处可见的即时健身系统,引导没有健身意识的人群,舒缓压力,疗愈身心,增加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增强抵抗健康风险的能力。我希望为促进城市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一种创新的、可推广的模式。
(受访人:谢晓英 采访人:刘鹏飞 图片来源:无界景观工作室)
谢晓英
无界景观工作室(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主持设计师
设计理念:
我习惯于关注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的联系,关注景观设计对社会关系的良性引导,探寻因地、因时、因人而异的,与同质化相悖的解决方案,探索景观设计统筹多专业协作的最大可能性,在城市与乡村营建整体的、连续的美丽,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从实践出发的有效助力。我希望景观设计师能够成为“活力基因”的守护者,通过“似无为而有为”的专业手段,将风景融入日常生活,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缓解人的生存压力,激发民众活力与场地生产力,提升“安住”者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从业经历:
1986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1986-1990年在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工作。1990年至1994年先后就学于荷兰瓦赫宁根农业大学园林系、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筑学院景观建筑系、荷兰Berlage Architecture Institute建筑设计Master Class(大师班);学习了区域规划(恢复农业用地的自然生态景观, 结合现代休闲旅游业)、城市设计及景观设计等课程,形成了跨领域的设计思想。2004年成立无界景观工作室(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任主持设计师。
上一篇: 看10件在洛杉矶弗里兹成交的作品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