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谬斯——那些由爱恋诞生出的艺术作品
爱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爱情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情是“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爱情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爱情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是永恒的谬斯,有无数的艺术作品因艺术家的爱恋而诞生。
华托《舟发西苔岛》1717年 图片来源:卢浮宫
维纳斯的雕塑也出现在了洛可可艺术家华托的画作《舟发西苔岛》中。这幅作品描绘了一群衣着鲜亮的青年男女正要启航前往传说中女神维纳斯的住所西苔岛。在画面的最右边,茂密的森林中维纳斯女神的雕塑手臂也为残缺,有典型洛可可时期的女子发型,雕塑的身上缠绕着美丽的花朵,注视着画面中穿着华服的男男女女。在维纳斯雕塑的旁边小天使丘比特穿着儿童的服饰,坐在地上,他的爱情之箭散落在旁显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近景处有三对年轻的恋人彼此依偎嬉戏,中景中的青年男女正在由小天使们的引领下走向远方,走向正要驶向西苔岛的船上。在美景中,华托用他最擅长的洛可可风格的绘画技法,将一切刻画得细腻又柔美,展现着爱情的甜蜜与美好。
科柯施卡《风中的新娘》1914年
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科柯施卡的爱恋浓烈而又沉溺。他所爱之人爱尔玛·马勒是一位女音乐家,也是音乐家古斯塔夫·马勒的前妻。在《风中的新娘》这件画作中,他把自己与所爱之人画在了一起。他们的爱恋就像是这幅作品一样,混杂的颜色、变形的躯体和粗放的线条似乎将要融合在一起,但两个人物的形象又是彼此独立的,正是在爱恋中相互依存而又彼此独立存在的男子和女子。
罗丹 《吻》1884-1886年
虽然罗丹和卡米耶两位雕塑家的爱情结局并不美好,但两人热恋时也留下了恒古的爱情之作。罗丹的作品《吻》雏形初现在《地狱之门》门框左边下方,后来创作为了独立的作品。他以但丁《神曲》地狱篇第五首中的故事为灵感,以主角保罗与弗朗西斯卡的悲剧之爱为表现对象,塑造了一对相拥而吻的恋人。人们也认为这件作品创作于罗丹和卡米耶两人火热的爱恋中,那时的爱人幸福而又甜蜜。
克里姆特《吻》1908年
同样是对于《吻》的表现,克里姆特的维也纳分离派画作《吻》也描绘了一对相拥而吻的恋人。在画面中以金箔来表现出极具神秘感的背景,男子和女子站在花草之上,身着的衣袍上以几何方块、圆形和花朵装饰而成的图案。男子的形象有些许的攻击性,自上而下亲吻着女子,女子的身姿似乎将要被包裹在男子的怀抱中。在这幅作品中,男子的头顶部分、女子优美的面庞、白皙的皮肤和两人的双手都以具象表现,身体部分则以抽象的形式表现。两人相互紧紧的拥抱似乎将二人的界限模糊了,也寓意着令人窒息的爱情。
莫奈 《打着阳伞的女子》1875年
在与第一任妻子卡米尔结婚五年后,莫奈创作了《打着阳伞的女子》,这幅作品中凝结着莫奈对于妻子的爱。或许是在一个悠闲的早上,莫奈一家在阳光下散步。卡米尔打着绿色的阳伞,身着蓝白色的长裙,似乎是在听到莫奈叫她后正在转身回望,她宽大的裙摆正随着她的动作甩向左侧。身后不远处是他们的儿子,小男孩也在望向画面外正在作画的父亲。这幅画中以绿色、白色、蓝色和淡淡的紫色将这一温馨而恬静的生活场景描绘在了印象派明亮流动的色彩以及流畅而颤动的笔触中。
艺术家笔下的爱情有错过、有欲望、有遗憾、有背叛、有痛苦、有别离,也有甜蜜、有美好、有愉悦、有幸福也有重聚。作为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爱情正是艺术家不完美而又完美的谬斯。(作者:孟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