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境(Meta-Scape):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方案
第59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境”在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是一个随时代演化与意义叠增的词语,从最早意指的境界、边界,后来逐渐延伸向心灵感知,被认为是一种人的心灵感知所能达到的精神界域。同时,“境”的身影同样也显现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中,在20世纪90年代初“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中国传播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敏锐地发现其所包含的人机结合与心灵意向,可以对接于中国文化传统关于“境”的诠释,为此,他将“虚拟现实”翻译为“灵境”,并且将其中的“虚拟性”理解为一种中国式的感知自己的方式。
第 59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梦想之乳”
第 59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主题展将在中央展馆 (Giardini)和军械库举行,包括来自 58个国家的 213位艺术家,其中180位是首次参加国际展览。共展出 1433件作品,80件新作品是专门为双年展创作的。同时展览还将包括81个国家的展览分布在绿地花园、军械库和威尼斯市中心历史悠久的建筑场地。其中5个国家将首次参加艺术双年展:喀麦隆、纳米比亚、尼泊尔、阿曼苏丹和乌干达。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将首次以自己的展馆参展。
第 59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曼尼 ( Cecilia Alemani )说:“梦想之乳”主题取自列奥诺拉·卡灵顿 Leonora Carrington (1917-2011)的一本同名书——在书中,这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描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通过想象的棱镜不断地重新构想生活。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被改造、成为某物或其他人的世界。“梦想之乳”展览将 Leonora Carrington的超凡脱俗的生物以及其他变形人物作为同伴,一起踏上一段穿越身体变形和人类定义的想象之旅。本次展览以过去几年与艺术家的多次对话为基础。从这些对话中不断出现的问题似乎捕捉到了物种生存受到挑战的历史时刻,但也总结了我们这个时代遍布科学、艺术和神话的许多其他问题。人类的定义如何变化?什么构成了生命,以及植物和动物、人类和非人类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对地球、其他人和其他生命形式的责任是什么?没有我们,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些是本届艺术双年展的一些指导性问题,展览将特别关注三个主题领域:物体的表现及其变形;个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身体与地球之间的联系。”
罗伯托·西库托(Roberto Cicutto)与塞西莉亚·阿莱曼尼 ( Cecilia Alemani ) Andrea Avezzù 摄 |来源:威尼斯双年展
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托·西库托(Roberto Cicutto)说“塞西莉亚·阿莱曼尼的展览想象了新的和谐、前所未有的共存和令人惊奇的解决方案,因为它们与人类中心主义保持了距离。策展人选择的艺术家来自于境况迥异的不同世界,她告诉我们,大多数是女性艺术家和非二元学科,我支持这个选择,因为它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创造力的丰富性。”
罗伯托·西库托同时宣布像双年展的电影、舞蹈、戏剧和音乐板块一样,威尼斯双年展将创建历史上的第一个艺术学院。他说,“在过去的几年里,学院在艺术总监的直接领导下,在导师的帮助下,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绩。”(本文内容参考威尼斯双年展官网、凤凰艺术)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