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梵高?史上首个梵高自画像主题展在考陶德美术馆展出
文森特·梵高 戴草帽的自画像 1887年 底特律艺术学院 布里奇曼图片社(Bridge Images)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梵高创作了大量自画像。因为没有钱雇模特,梵高选择用镜中的自己练习绘画。画中的他有时是戴着领结、穿着马甲和皮衣的绅士,有时则是穿着工作服、戴着草帽的农民。他认为如果自己能表现出自己肖像的复杂色彩,“自然就能画好每一个男人或女人的肖像”。这些自画像是梵高的习作,有时,它们被画在其他作品的反面。在画中,梵高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色彩和笔触实验,寻找自己的风格。梵高生平总共创作了超过35幅自画像,其中绝大部分都创作于在巴黎时期(1886-88年)。在这短暂的时期里,他画了伦勃朗40年来创作的自画像数量。正是从这些画中,我们得以知道,他有着红色的头发、绿色的眼睛。
文森特·梵高 自画像 1887年秋 巴黎奥赛博物馆 图片来源:PATRICE | Schmidt/Grand Palais
除了因过度脆弱而不能借展、少数收藏于私人手中的作品之外,梵高超过半数的自画像作品汇聚于此,当然策展人也有意排除了一些重复的作品。从他1886年初到巴黎时带着黑毡帽的自画像,直到凡高生命后期创作于圣雷米普罗旺斯的修道院医院的《有调色盘的自画像》,这是梵高最后的自画像之一,它创作于1889年9月,10个月之后梵高开枪自杀,最终辞世。
文森特·梵高 自画像 1887年3月-6月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梵高笔下的颜料开始旋转,创造出汹涌的视觉节奏。每张画作的每一个元素都是运动的,像随着音乐起舞。人们不禁思索:到最后,梵高是在描绘他自己——还是宇宙?伦敦考陶德美术馆最吸引人的藏品之一是梵高的《裹着耳朵的自画像》,画于1889年1月。
文森特·梵高 戴灰色毡帽的自画像 1887年春天 阿姆斯特丹皇家博物馆
梵高不愿在信中提起割耳事件,但他并不介意画下自己被包扎起来的伤口。在自己的笔下,他显得平静、淡然。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梵高写道:“I retain all good hope”。他相信病情会很快好转,而这些自画像,则是他心中治疗疾病的良药。梵高:“人们都说了解自己很难,我很同意。其实,画自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文森特·梵高 自画像 1889年9月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策展人凯伦·塞雷斯博士说:“看到这些画像重聚,我很感动。从画中,我们看见梵高在遭受精神疾病折磨时表现出的韧性和勇气。绘画对于他的康复和整个人生有着无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即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梵高依然能创作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美好作品。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它们还有着强大、动人的力量。”
如此重磅的展览,有生之年恐怕很难再次看到了。待疫情好转,人们应该去亲自参观这个展览,去直面梵高的每一次抉择、痛苦与希望。
(本文内容编译自考陶德美术馆官网、官方微博、英国《卫报》、《每日电讯报》等)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