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中的女性形象,总是没有力量的吗?
《陶制戈耳工》,意大利,彩绘陶土,高29cm,公元前500年 ©大英博物馆
美杜莎是一个希腊神话中的经典女性形象,是蛇发女妖戈耳工三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传说,所有看到美杜莎的眼睛的人会马上石化。这让人们对这位女神的形象充满了恐惧,美杜莎的形象也被赋予驱邪的功效。《女性的力量》展览中展出的陶制戈耳工约于公元前500年制成,她怒目圆睁、吐着舌头獠牙外露、卷曲的蛇发向各个方向肆意地延伸。即使曾经的彩绘大部分已经退去,残留的红色和黑色颜料也依旧可以引发人们对这尊蛇发女妖昔日光芒的想象。这座陶像曾经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位于一座神庙或房屋的顶部,用她狰狞的面目震慑并驱逐邪恶力量的来临。
《瓷质观音》,中国,白瓷,41cm×20cm×11.5cm,18世纪 ©大英博物馆
观音是佛教中一位被大众所熟知的菩萨,代表着怜悯和同情。在中国,观音菩萨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但其实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时观音有着男性形象,据说在宋朝时观音逐渐以女性形象出现。观音由男到女的形象转变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之一,除了性别的转变,观音菩萨在中国还被赋予了其他的意义,比如众所周知的千手观音、送子观音等。观音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超越性别的存在,其不同的化身可在不同的情况下帮助人们。《女性的力量》展览中展出的18世纪的观音菩萨为德化窑,面部柔和慈悲,神态平静自然,十八只外伸的胳膊展示了她帮助人们渡过各种难关的能力。
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莉莉丝》,黄铜及玻璃,81.3cm×68.6cm×44.5cm,1994年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女性的力量:从诸神到恶魔》展览聚焦历史上和现当代艺术中的女性形象,探讨不同文化、信仰中女性存在的意义。世界各地的文化对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但相同的是这些女性形象一直被敬仰,她们的力量被敬畏。女性的形象绝不是单一的,也不是能被定义的。力量只是女性特质中的一种,而这种力量一直都在。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