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旺
个人简介
人物记事
张自旺先生告诉记者,他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临习隶书,经常用隶书为单位写黑板报,做宣传。然后临习欧体九成宫,后学颜真卿勤礼碑。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练习书法。当时条件非常差,只能在旧报纸上练习。到了八十年代,他跟随张裕钊的传人董毓明老师学习南宫碑体,为了熟练掌握南宫碑体的书写技巧,他起早贪黑,勤学苦练,功夫不负苦心人,在董毓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终于遂了他的心愿。八十年代末他到了北京,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我国著名草书大师谢德萍老师,并有幸成了他的关门弟子。从谢德萍老师那里他学到了,怎样写字,怎样做人,这样一学就是十年,经谢德萍老师言传身教,他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草书的书写技巧,而且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掌握更多书法知识,在九十年代初,他入湖北师院书法专业继续深造,同时又参加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书法研究生班,书法大家张海、李刚田亲自给他讲授并指导作业,从这些书法大家那里又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从河南书法研究生班毕业后,他的书法水平明显提高,但他并没有因此停步不前,而是把不少精力放到各地举办的笔会、书展等各类书法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向来自各地的同行学到更多的实用知识和书写技巧,而且在和他们对比中,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这些活动,使他收益匪浅。随着这些活动的增多,参加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活动都邀请他前去,他们的作品多次在这些活动中获奖。
为了便于更多的书画爱好者学习和交流,张自旺先生于一九九九年还在南宫市注册成立了社团组织“名宝斋书画社”会员遍及市内外,老中青书法爱好者每周聚会交流切磋技艺,为弘扬书法、培育人才,做了贡献。张自旺先生的这些成就,已经记载于《南宫市志》。
目前,张自旺先生可以说已经功成名就了,但每日临贴创作,无论寒暑成了他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同时按照领导要求多次组织举办各种节日展、纪念展。此外还要经常书写匾额、碑文、铭志等。 在南宫市随处都可见到他的墨宝,《南宫湖公园》、《滨河公园》等几十余处题字都是出自张自旺先生之手。他的不少作品,被国外友人收藏。其中,在北京市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中,被薛永年、张全景、洪大亮、李半之等名家称赞为《红色书法家》。书法作品被组织单位赠送给毛泽东的亲属及国外友人。
张自旺老师的艺术,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书画艺术传统,而且积极反映现代生活的真善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无论在题材的开拓或是艺术形式的表现上,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运用。 华夏文化光耀全球,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其文化影响, 具有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作用。老师的书画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境界高远,其作品雅俗共赏很受大众欢迎。 书画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和所表达的思想意趣,是衡量其价值的主要因素, 真正的艺术应该是打动心灵的,而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用自己的心灵和笔墨表现世间的真善美,弘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而不是简单地迎合市场,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的是高质量高水平有思想底蕴有传承的艺术作品。张自旺老师运用流畅的笔墨,巧妙的构思全心身的倾情创作,展现出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书画艺术的独特理解;表达出其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和道法自然的哲学思考。老师的书画作品装饰、赠友、收藏皆相适宜。精美的书画作品是艺术家心灵的体现和文化底蕴的表露,是对生活和书画艺术美的理解和再现,也是对生活美感的探索和追求。张自旺老师的书画作品中蕴含着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作品升值潜力大。纵观其书画作品:清雅而不浊俗,淡泊而不奢华,旷达而不促狭,平和而不偏激,拥有书画作品的静气、灵气,从而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引发观赏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度思考、耐人寻味,往往有赏心悦目,荡气回肠之感。
主要成就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