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山
艺术简介
赵登山之“衰年变法” -------“新赵体”楷行草书法作品浅析 赵登山先生书法楷书作品远可追钟繇、二王唐宋明可以追褚遂良、颜真卿、祝允明、文徵明、赵孟頫等,成为当代传统书家一脉,承南开北、承古开新的关键书家。看他的楷行草(三体)系列作品敦煌遗韵心经(国家图书馆版),他保持了“北方气格”和“典雅之中的灵动之气”,南北兼容,小楷可谓“疏密有致、八面观音、色相具足”,小楷越老越精到,特别是保持了唐楷的法度、二王的俊逸、钟繇典雅。赵登山先生下功夫于小楷六七十载,到八十高年,其法可谓成竹在胸,然其创作新品,提笔前数日,需凝神揣摩、领略创作之内容、文章之精神,徘徊酝酿,读帖颂文,心有触动,方可拈管研墨,真气贯注,心手两畅,下笔如意。故其小楷结体有唐之法度,笔力老辣、含蓄内敛中透有颜体的雄强之气,内敛中透着中和之美。每每抄录经书,则沐浴更衣,排除杂念,择一吉日,独处一室,听着佛乐,焚一注禅香,方一气呵成,欣欣然而作。抄录经书非劳作,乃养心养气之道也。书者非劳作智库,乃生活之乐也,故自诩长乐斋主人。 历代书家,皆有《心经》墨宝留存,一月印千江,各有其光芒。赵登山行书《心经》,可谓是备二王之法度,畅己之浩气,法备而气至。该作品有意避开王羲之《兰亭集序》之俊逸,融入雄浑与颜体的中正内敛,与南书的风格拉开一定距离,打破行书大家特别是王体之束缚,既不特意追求笔力妍美,亦不尚雄强,力求中和之气贯穿其中,赵登山先生行书心经作品,心气和平,没有半点扬才露己。独立品格,所为书品高度由人品决定,大概就是如此吧?! 如果用一位古人先贤比较,恐怕陶渊明的心境,最适合写照赵登山行书意境,赵登山先生和光同尘的冲淡,是道家之冲淡品,也是先生能在畅怀书海中,采集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提到草书,大家多以狂草之豪放,大草之畅快淋漓的印象,然纵观赵登山先生小草书《心经》,恐怕有另外一种印象,专业书家看到这幅草书《心经》,第一想到的应该是孙过庭的《书谱》。确实,这幅作品完美诠释和演绎了孙过庭书谱,继承和升华了孙过庭草书之严谨,笔笔相应,字字独立,用内在的节律,因势利导,随势变化。本来,书录佛经,宜以恭楷,以申虔敬,但赵登山先生以草书书写,仍称得体,为什么? 以其中有一种谦和缜密之心态而作。其草书《心经》中一种心境去创作,能看出书者平和之气、避免书法技巧的追求,中锋行笔,不激不励,使书法成为一种体验,如流淌出来的音符,娓娓道出,超越技法,还原人格,有艺术情感乃至信仰境界的表达,恬静虚无的书者妙境,恐怕是衰年变法的赵登山老先生内心的追求吧。名誉展示国宾礼特供书画艺术家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聘国礼书法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文化友好大使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部特聘导师红旗飘飘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荣宝斋签约书法家盛世兰亭书画院院长书法作品经国宾礼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中国国礼作品,并聘为“国宾礼特供书画艺术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多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收藏。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重要展览并获奖。作品先后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墨迹典藏》《全国首届小品文精品集》《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观》《人民艺术》等专业性权威书籍
作品鉴赏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