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幸裕
个人简介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老师为书画家王幸裕的点评文章意象唯美绘丹青 色不碍墨制儒雅——记著名书画家王幸裕
山水画在中国画的千年历史传承中,形成了一定的范化模式。中国古代传统山水画主要有写意和工笔这二大类,他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为主、其表现手法,一般分为勾、皴、擦、点、染这五大类。当代著名书画家王幸裕先生,既能守住山水范式的笔墨积淀,又有超越范式的独特创造,他把具象工笔与气韵和写意融合起来的探索结合新的技术,也是功建卓越的大手笔。之所以他的山水画非常好的解决了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再调入水气氤氲的空蒙意象,抒发乐山者仁亲水者智的哲学情丝。每幅画既有山的骨质,也有水的性灵。在山水画中,他提升了水的存在感,让笔墨介入更多的气韵灵性,观画如仙风沐眼,清凉纯净,不着纤尘,天地醇美,让写意和工笔在山水创作中,形成完美融合的境界!
工笔山水趋向精致,更有艺术装饰和收藏价值,大众喜欢看。写意山水禅韵道质,是诗中有画的品位,文人喜欢画。工笔山水被文人说成呆板匠制,写意山水被大众误认为欺人欺世。这就造成了工笔山水与写意山水隔绝难融的对立。能把工笔山水宛尔眼前的画法和写意山水气韵生动的意象,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是当代画家自然风度的重要体现。
一幅《春和明艳》正是工笔与写意融合于山水的时代新画谱。近景以工笔细线勾勒,对物写物,用线相当自然,不雕琢不刻板,坡岸、水色、屋宇、丛林依工笔细致刻画,江水碧波,天水相映,一色氤氲。普通的写意之水多留白显虚空迷蒙,但是他的江水则是写白成渲染,岸堤柳影倒映水中,质地清丽河润水泽。小桥流水渔舟水禽是具象清晰的描绘,真立眼前,是乡村民舍生于笔下,风景丽色活于宣纸,画里的江南韵味风情真真都体现在眼前。
由近及远,则是由工笔向写意过渡的渐次融合。过渡是最难的法度摸索,也是最奇特的技法创新。笔法由写实渐入写意,远山隐约,连绵疏影。设色则由墨继彩,近赋流丽,远设空灵。近观实像而赋多彩,远意虚灵而施水墨,无论是笔法还是墨彩,在由工笔向写意的渐进过程,火候拿捏相当准确,节点铺陈非常无痕,实虚渐融,顾应和谐,毫无错落感,似乎是在不经意间完成了过渡。
他的山水画工笔与写意的层次关系相互叠加,近看咫尺千里,远观不离座外,所以出现了与众不同的空间感,高峰突起争奇,山峦远岫渺茫,枯湿浑然而成,在淋漓洒脱中制韵山水灵气,洋溢江南的秀润,透溢水乡的韵味,这就是工笔与写意合成的智慧构建!
工笔山水自清代衰落,还需要再恢复它的装饰辉煌。写意山水一家独大也并不全然是十全十美的事。他的山水画用工笔写意巧妙融合的创造力,非常好的解决了工笔山水火气过足的弊端,也非常好的解决了写意山水元素不足装饰不美的遗憾,把山水画的气韵内涵美和外在装饰美融合在一起,于是文人画抒情的心理需求与大众审美意识被调节在了同一个频道上,用大众能看懂的笔墨方式绘画自然山水的精气神韵,用笔劲而不枯,用彩艳而不俗,写实不呆板,写意不失真,充实饱满,雅俗共赏!
意象唯美绘丹青 工笔写意妙相融。花鸟画也是他倾注于唯美精神而创作的课题,兼工带写,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同样是唯美清化,流丽悦目。他的绘画作品,有着非常鲜明的书写性,执笔制丹青,似是心手双畅写翰墨,线条动逸,导之则如泉,顿之则山安。这绝对是画笔之法源于书画家之功的原因,书画同源,功在同修,他的篆书探源秦风,铁笔勒石,篆意高古,方圆之法,成为射空得玲珑的翰墨非凡。能写一手好的篆书,然后能制丹青的美韵,吴昌硕精谙此法,王幸裕先生师法先贤,自然也是大家造诣!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19年6月21日
2019年中国国际公益事业大典书画理论文章
《家乡的山清水秀永远记忆在我书画中》书画是我描绘生活的语言,其独特的风格可以让我淋漓尽致地表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书画创作者,我有长年累月的生活积累,因而创作时便多了份自在和随性;有了这份自在和随性,我就能把大自然最美好的风光挥洒自如地表现出来。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屈指数来,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这几年来,为了领略大自然的风情,感悟人世间沧桑,激发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我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或采风,或交流,或者参加比赛、画展等各种书画活动。尽管我在工作十分辛苦,但我还是坚持白天上班晚上一有空就创作书画。而当一幅幅栩栩如生、灵性十足的作品在我笔下诞生的时候,我的内心便会感到十分满足,所有的烦恼和和疲惫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而这次我能够参加2019年中国国际公益事业大典会议,能够在星光影视基地大厅里领奖,并且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与采访,让我的作品、我的思想被大家所认可,我就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当时我的心情肯定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我会对着大山振臂高呼,也会打电话告诉远方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和我一起分享这无比幸福的喜悦。但我并不会就此驻足,我会把这次作品获奖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向着下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前几年也有记者采访过我,当他问我问为什么喜欢书画,为什么能在书画上略有小成就时,我告诉了记者说:我的书画来自于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自与我对家乡的热爱。因为我出生在江南水乡,家乡有山有水,有古老小桥和百年的古树、古建筑,是那家乡古朴优美的风光感染了我,是那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熏陶了我,因此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写写。在读小学时候,我特别喜欢画水彩画,但家里穷,买不起纸和颜料,我只能用铅笔在家里的墙上画、地上画,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在各种各样的地方涂鸦。我小时候看到香烟盒或小书上的图案时,都会很仔细地把它们保存下来,在闲暇时间把它们仔细地临摹下来,一遍遍地描绘……那是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也是我的书画启蒙阶段。在青少年时期,我在农村干过所有农活。尽管我的家里很贫穷,生活也比较清苦,但我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因此,仙境般的家乡美景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也使我在书画创作中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涵和素材。所以我现在的许多书画作品中,包括那些被书画爱好人士收藏的作品,都深藏着酽酽的乡情,每一幅画卷都有洋溢着浓浓的人间烟火与自然风貌。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童年时代的记忆和乡愁,也渐行渐远。面对这些即将逝去的自然景致,我更愿意以一种游离的状态,去世外写生描摹去体现大自然的风格,让自然与人类的和谐观念永远存在,去描摹叙诉大自然的江南水乡之情,让原汁原味的大自然风光永远印刻在我的每一幅书画作品当中,让书画艺术宝库鲜活地体现人类的和保存护大自然和谐之美,让我的每一幅书画作品成为留住乡愁的活化石……
我是一个性情中人,非常喜爱结交朋友,尤其是那些推崇仁义道德、诚实守信的朋友,也希望能和全天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品茶论道、切磋书画技艺、讨论交流画作风格。我愿以德交友,诚信交流,更愿结交大江南北勤于笔耕的艺术好友,一起纵身走遍大江南北,一起去世外桃源去写生,精细刻画大自然的原始风貌。作者姓名:王幸裕 2018年12月12日
社会活动照片










作品鉴赏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