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博展出“海棠独香——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

作者:艺术中国时间: 2021-02-05 09:06:50

展览海报

纵观诸山造像,如北山、宝顶之佛教造像,南山、半边庙之道教造像,石门、石篆、妙高山之三教融合造像,可一窥公元九至十三世纪中国石窟艺术风格之丕变与发展。儒、释、道三家在大足兼容并蓄,似乎意味着信仰从神坛走向人间,渐趋本土化、世俗化,显示出与塞北、江南迥异的地域特色。在石窟艺术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大足石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对外来艺术的改造和转型,造就了中国美术史上的“大足石刻时代”。

女作家张爱玲曾说“人生三大恨,一恨海棠无香”,唐宋时期的大足,隶属于昌州,一度以海棠有香名于世,唐人诗已赞其“一时开处一城香”。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可惜明清以后,遽失其种。千载以来,惟诸山造像,曾沐其香,今与相对,一眼千年,如见海棠,花开漫山,独香苏城。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本次展览旨在让千年石刻从大足的山崖之上来到苏城的文化殿堂,让独香海棠在江南水乡更添芬芳。(节选自 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大足石刻博物馆馆长黎方银展览序言 图片来源:苏州博物馆官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