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用设计驱动未来,用创新赋能教育——未来设计学院院长专访
高鹏在2024年度中国设计产业100强评选中荣膺“十佳设计教育工作者”称号
问:您提到的跨学科创新理念是如何在教学上实现的?能否分享一些实践案例?
高鹏:未来设计学院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推行的PBL(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正是这一理念的核心体现。每年10月,学院推出PBL大挑战项目,以实际问题为导向,鼓励师生跨专业自由组队,培养跨学科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设计研究,并在次年4月提交研究成果。
在过去五年里,我们与故宫、吉尔吉斯共和国教育与科学部、华润置地等合作伙伴展开了多项深度合作。这些项目均基于实际需求而开展,涵盖智能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用户体验研究、服务设计等领域。通过参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将设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们不仅能够洞察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还能亲自参与真实项目的全周期,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拓展与国际知名高校和企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设计教育的国际化。此外,我们还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设计应用。这些新技术为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期望通过研究与实践,促进设计在新技术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在珠海金凤小学开展“故宫建筑美育课程”
问:我们了解到,学院每年都会举办PBL(项目式学习)教学成果展。能否分享一下今年展览的亮点?
高鹏:每年一度的PBL成果展览,已经成为学院展示教学成果、创新思维的重要平台。今年的主题是“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学院都非常注重将设计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发声,用设计传播中国主张,讲好中国设计故事。通过现代科技设计语言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们老师带着学生完成了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茶空间设计项目“一叶千年”,项目顺利落地并获得了阿联酋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首届国际“宝船奖”金奖;学院与故宫学校合作,师生共同研发了故宫建筑美育课程、故宫建筑少儿读物、故宫色彩系统等;学院还开展了“一带一路”国家设计走出去项目,为吉尔吉斯斯坦设计国礼,设计成果也正式成为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外交礼品。这些创新项目都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深圳湾文化广场D/BAY场馆智慧服务系统设计”项目
问:在本硕博的培养体系中,学院是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
高鹏:对于本科生,我们注重基础设计能力、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创新项目。我们设置了丰富而全面的基础课程,涵盖设计思维、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论、新型技术应用等方面,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设计基础;在硕士阶段,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探讨设计的理论和应用,增强跨学科能力。学生入学后将进行广泛的系统性探索,到了研一下半学期,学生可以从三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中自由选择;对于博士生,则要求他们在设计研究领域有深入的思考与创新,不仅要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还要能够引领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为博士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支持,包括先进的实验室设备、科研项目资金、强大的导师团队等,鼓励博士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同时,我们也在持续完善不同层次的学术支持与实践资源,提供一对一的导师指导、企业实习机会以及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确保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资源。学院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的设计论坛、竞赛、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项目,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面向中韩学生举办“设计未来”国际工作坊
问:未来设计学院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扎根?如何结合地方特色发挥设计力量?
高鹏: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为设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设计学院将充分利用这一区域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设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我们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设计产业项目,为区域发展贡献设计智慧与力量。
未来设计学院在发展中注重挖掘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将设计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品牌和产品。我们将深入调研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元素,将其融入设计教学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设计人才。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学生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设计创新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高鹏给学生上“设计思维课”
高鹏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未来设计学院院长,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理事会理事,今日美术馆荣誉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本科至博士学位,伦敦艺术大学博士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博士后。2015年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联席主席,获当年“全球杰出青年——艺术使者”称号。2015年“北京五四奖章”获得者,2024年获“十佳设计教育工作者”称号。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