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新春音乐会是不可替代的?——对话“北京新春音乐会”创始人、总编导刘国超
2008北京新春音乐会现场捐赠照片
问:一个演出品牌能坚持二十年,巨大的投入是少不了的,很多品牌都会有资方的支持,比如政府出资,相关机构对演出承办成本进行补贴,这些情况之于“北京新春音乐会”这个品牌是否存在?
刘:“二十年来,‘北京新春音乐会’有着相对固定的合作主办单位,如北京市文联、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青年报社等。这些合作单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帮助我们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然而,在演出制作的投入方面,我们从未依赖政府资金或其他机构的补贴。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完全依靠观众购票的票房收入来维持运营,实现自负盈亏。这种市场运作模式使我们能够独立自主地发展。
尽管我们得到了政府部门的主办支持,但从未接受过一分钱的财政资助。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些部门的公信力,吸引更多普通百姓关注传统民歌和文化。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完全依靠观众的支持。观众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们不仅喜欢民歌,更愿意花钱购买票来欣赏高质量的作品。
在这二十年的旅程中,我们经历过无数艰难时刻,但每次都靠自己的努力挺了过来。我曾经说过,‘年年都想过放弃,但年年都选择继续。’这是因为我们深知观众的期待,也不愿辜负他们的喜爱。每年,我们都坚持邀请作曲家创作新的作品,并给年轻的歌唱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不断创新,我们希望为观众带来新的感动和体验,保持音乐会的活力和吸引力。
没有投资商、没有广告,我们始终专注于音乐本身,致力于为观众呈现一场纯粹的音乐盛宴。这份坚持和专注,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支持,正是他们的热情与肯定,让我们有动力继续走下去,年复一年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北京新春音乐会’。”
2013年送票给环卫工人
问:除了这些主题方面的特色,我们在演出内容方面有哪些特别的设计呢?
刘:我们每年固定器乐曲《春节序曲》作为开场,这首曲目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已经成为观众心目中‘北京新春音乐会’不可或缺的标志性旋律。
我们始终坚持邀请老中青少四代歌唱演员参与演出,这种跨代的合作让观众能够看到民族音乐在不同时代中的延续和发展。
在演唱形式上,我们坚持采用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四种唱法演绎民歌。美声唱法以其宏大的音域和优美的音色赋予民歌新的艺术生命力;民族唱法则保持了民歌的原汁原味,展现了各民族特有的韵味;通俗唱法贴近大众,让观众感受到民歌的亲切与动感;而原生态唱法则忠实于民间传统,以最自然的方式将民歌的原始美感呈现给观众。民歌本就是百姓的歌,这些多样化的演唱形式让民歌更贴近生活,也让观众能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到民歌的魅力。
我们将整台演出划分为亲情、友情、乡情、幸福四个篇章。这四个篇章不仅是节目框架,更是对人们情感的深刻诠释。亲情篇章唤起观众对家人的爱;友情篇章则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乡情篇章让观众感受到家乡故土的情怀;幸福篇章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这四个篇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整场音乐会的情感主线,使每位观众都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真情。
我们始终坚持交响乐团现场伴奏,所有演员都现场真唱。这不仅保证了演出的艺术水准,更是我们对观众的诚意和对音乐的尊重。从2005年首届‘北京新春音乐会’到2025年的第21届,这些演出内容已经成为我们的品牌文化。许多观众一看到这样的节目安排,就会联想到‘北京新春音乐会’,这正是我们多年坚持的成果,也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赠票给邮递员
问:可见“北京新春音乐会”已经不只是一台民歌音乐会,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甚至是北京春节期间的一张文化名片。那这些文化层面的意义对如今的“北京新春音乐会”有哪些影响?
刘:如今的“北京新春音乐会”是拥有大批老观众的,他们一到每年的小年都会带上家人来看新春音乐会,这已经成为了很多家庭的过节习俗。随着品牌的发展成熟,我们发现不仅是北京地区的观众受到了影响,从今年第21届“北京新春音乐会”的售票情况来看,很多周边省份的观众,包括河北、山东,甚至辽宁、江苏的观众也都是举家出行来看新春音乐会的。能让一家人在小年夜不远千里来到首都北京,就为了看一场民歌的音乐会,这便是我们这二十年坚持下来的意义,是“北京新春音乐会”这个品牌的价值所在。
问: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势必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这方面“北京新春音乐会”是怎么做的?
刘:二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公益与艺术同在。从2005年创立之初,“北京新春音乐会”就确定每年向春节期间仍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及特定群体捐赠免费门票,邀请他们及家人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度过一个温馨愉快的小年。我们邀请过三沙边防战士代表及他们的父母、春节不能回家过年的大学生、国旗班的战士、环卫工人、奥运工地的建设者、邮递员、消防员、特教学校老师、售货员、小区保安、快递员、医护人员、残疾人、残联社区工作者、劳动模范、交通民警、外地务工人员、北京市副中心建筑工地的青年建设者和突击队员、志愿者、困难职工家庭、台湾同胞家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家庭代表。去年和今年我们邀请的是新入伍的义务兵家属及邻里。二十年来,累计惠及两万余人。除捐赠演出门票外,“北京新春音乐会”还坚持向北京市青少年基金会捐款,资助在京学习艺术的少数民族学子,为他们提供学习的保障,助力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彰显文化品牌的责任担当。
104岁老人观看2018北京新春音乐会
问:近年来新的演出品牌层出不穷,也会有类似“新春音乐会”的品牌出现,“北京新春音乐会”会被替代吗?
刘:办一台演出叫“新春音乐会”并不难,在人民大会堂办一台“新春音乐会”也不难,难的是在完全依靠自身造血的情况下坚持二十年,难的是每年都坚持核心内容不变且每年还推出新面孔。当一个演出品牌已经成为了人们春节期间的一项新习俗,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时,它就不仅仅是一台演出了。我们欢迎每一个新的演出品牌加入这个市场,也期待能有更好的品牌出现。如果能有更多的“北京新春音乐会”,对于观众来说是好事,只是要想成为“北京新春音乐会”,就要做到我们过去二十年的用心与坚持,做到我们的传承与创新,承担得起我们的责任才可以。而不是起一个类似的名字,拼凑名家名曲,选择同样的场馆就能做到的。对于这样的“替代”方式,观众会给出他们的选择。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