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云璘:用艺术创作记录科技变迁

时间: 2025-03-18 17:03:34

蒋云璘,2000年生于上海,现驻伦敦的艺术家。她的作品以强烈的色彩和夸张奇异的形象构建出一个怪诞而富有想象力的世界。她的视觉风格融合了后数字时代的高饱和荧光色与几何渲染,同时召唤童年记忆中电视里夸张的卡通形象。这种碰撞赋予她的创作独特的复古未来感。

云璘视画布为一台键盘闪着霓虹灯的游戏笔记本,屏幕里跳跃着千禧年的卡通幽灵。云璘的作品展现了“数字移民”的精神世界,现实与虚拟交织,既沉醉狂欢,又焦虑不安,回应着科技进步对个体生命体验的冲击。

电磁恐惧症(局部) 2024  

珊瑚制造者  2022

‘我好像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生活过,一个使用着座机,磁带播放机和电视机,一切都笨重的圆润的蹲在那里。另一个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小小的触摸屏回应着一切需求。绘画是我串联它们的方式。’  在云璘成长的岁月里,上海从模拟时代逐步迈入数字时代,她亲历了这一场深刻的科技变革。

她的丙烯作品《电磁恐惧症》灵感来源于这样科技转变下的焦虑:人们曾经相信手机的电磁信号会导致头晕、失眠,甚至脑癌。她用滑稽的卡通形象展现个体在科技加速变革下的错愕与迷失:相拥而泣的电视,呆滞的兔子,晕倒的熊,试图逃跑的猫...它们是来自模拟时代的幽灵,被置入一个闪烁着危险信号的数字空间。电子智能设备被具象化为散发着荧光磁场的巨大生物侵占画面,它的手指悬浮在中间,带着游戏界面般的操控感,仿佛随时可以决定角色的去留。

云璘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荧光色制造出不安的气氛,使画面充满电子屏幕的光感。她的笔触细腻,尤其是在角色的光影、边缘轮廓的处理上,呈现出一种介于手绘和3D建模之间的质感,完成了模拟时代的2d卡通形象在数字环境中的变异—— 它们已不再属于曾经的世界,也无法完全适应新的科技环境。

《电磁恐惧症》不仅是一幅关于科技焦虑的作品,更是一种关于记忆如何在数字时代被重构的视觉实验。

 幻想生物(习作) 2023

云璘十分关注数字屏幕如何塑造人们的感知。在丙烯作品 Freeze! 中,她创造了一个隐喻推荐算法的奇幻世界:画面中央的螺旋楼梯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向一个未知的终点,一名角色正奋力攀爬,试图到达某处。而楼梯后的巨大形象,则带着冰冷的监视感,似乎象征着算法对于个体选择的引导与操控。在色彩运用上,这幅作品以冷色调的灰,白为主,同时点缀跳跃的荧光绿与红色块面,制造出数字界面般的视觉效果。这种色彩与块面使观者联想到手机界面上的闪烁通知、个性化推送和滚动内容,强化了作品对算法社会的指涉。主角是在通向无限延展的探索空间,还是受困于自我确认的回旋走廊,构图截取在一个模棱两可的位置。

心流(交互装置)   2023 至 2024

从童年满墙的幻想生物,到如今在丙烯,数字绘画与装置艺术中游走,蒋云璘的创作始终围绕着人与科技的关系展开。她的创作不仅是个人记忆的拼贴,也是对未来世界的探问,她将继续在艺术与科技的交汇点上创作、推演,你是否愿意一起进入这个充满可能性的奇幻世界?(作者:陈耀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