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煊:在尘埃中回望记忆|摄影中的碎片叙事与视觉考古

时间: 2025-03-27 11:28:37

在冯煊的摄影创作中,尘埃并非时间遗忘的痕迹,而是一种情绪和叙事的容器。他的图像语言避开宏大主题,从废弃日常物件出发,以细微沉积的尘埃构建出一座关于“家庭”“记忆”与“断裂”的视觉结构。在这些碎片化图像之中,观者被引入一个非线性叙事的空间,也重新获得与自身记忆系统连接的可能。

尘埃,常被视为现实中无用、可抹去的沉积物,象征着衰败与遗忘。但在冯煊的摄影中,它却被提升为图像的主角。这些微粒以不可忽视的方式,出现在被废弃的居所、残存的物件和静谧的光影之间,唤起了关于时间、亲密关系和失序情绪的多重联想。尘埃不再是被忽略的背景,而是一种能够引发观者感知与回忆的视觉语言。

热水袋与花朵

在作品《热水袋与花朵》中,一只橡胶热水袋和一束塑料花被随意遗弃在旧地板上,灰尘覆盖其上,而旁边却留有深色痕迹——另一个物体曾在此处的“负形”。冯煊没有赋予这些物件具体的象征意义,而是借助灰尘的自然沉降,引导观者去阅读它们曾经存在的痕迹。这种“通过缺席来叙事”的图像结构,构成了他摄影实践的重要特征:对不可见历史的再构,对亲密经验的低语回溯。

药片

艺术语言的演变同样清晰可见。冯煊的创作路径从早期对构图与色彩的形式追求,逐步过渡到更为内省与观念导向的实践。他将数字摄影与传统胶片质感融合处理,以细腻的图像颗粒与低饱和度调色,保留尘埃肌理的真实感。这种技术处理策略不只是美学选择,更是冯煊所强调的“观看方式”本身:在高速流动的图像时代中,以缓慢、凝视与间接的方式进入图像,恢复其记忆的承载功能。

百合

从材料意义上看,冯煊选择灰尘、废旧物件与残缺空间,并非出于猎奇或怀旧心理,而是试图将这些在现代城市语境中被排除的“视觉垃圾”重新激活。他的影像实践构建了一种“尘埃美学”——一种拒绝表面整洁、拥抱历史断裂与时间褶皱的观看方式。这种美学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回应了当下艺术界对“非物质性”、“微观视角”以及“个体叙事”的高度关注。

热水瓶

在当代摄影语境中,冯煊的创作代表着一种以低限度视觉语言介入深度情绪叙事的路径。他用克制的画面、微妙的材料与隐喻结构,重新激活了我们对“家”、对“记忆”以及对“观看”的理解。他的“尘埃物语”不是终结,而是开启,是一场由微粒构成的视觉考古,也是对当代人情绪状态的深度洞察。

未来,冯煊的艺术实践或将继续在边缘材料与亲密情感之间开辟出新的叙事疆域。他以摄影为器,不断在“缺席”中寻找存在的印迹,在沉默之中发出属于当代图像的低语。(文/韦宏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