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杜艺术中心贺年大展:用“记忆的手”展开纸上作品的徐徐画卷

作者:付朗时间: 2022-01-11 01:05:07

展览现场

冯法祀作品《希腊祭神浮雕》1934年创作于巴黎。他一直得益于徐悲鸿等导师们的指导,练就了精湛的造型功力,在明暗体系的形象塑造上尤其显现出独特的才华和能力。

在二十世纪杰出的画家中,李斛颇有代表性。他师从于徐悲鸿和傅抱石等人,精于素描肖像画作,并且探索水墨写生。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均有自己的风格,坚持中西绘画融合,成绩显著。

冷军作为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展览作品石版画《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是来源他同名超写实素描作品的底稿。由于他认为底稿中的模特没有体现出达芬.奇的“微笑”,所以才产生了后来冷军的“蒙娜丽莎”,实现了似笑非笑的感觉,有专家评述,冷军笔下的“微笑”是对世界名画的解读组合,是一种致敬。也可以说,是对世界名画的另一种深层次的理解。

策展人 曹紫恬

《记忆的手》作为金杜艺术中心年末大展,集中了多位跨时代、代表性及风格迥异的艺术家作品,非常丰富而有气象,很多观者都感叹一次目睹如此众多好作品实为难得。纸上作品除却素描之外,有著名艺术家喻红和张晓刚的水彩作品,李松松的纸上墨作品,赵赵的素描人物,老一辈艺术家孙宗渭纸本设色,古元的水彩,亦有90后年轻艺术家王浔的独幅版画。而张安治、陈逸飞、毛焰、丁乙、王兴伟等人的素描作品引得观众叹为观止。

金杜艺术中心策展人曹紫恬认为,策划这样一个大型研究性素描展览,是为了让独特而唯一的素描艺术展现更广阔的意义。艺术总监郭小力提出以研究性及开放性为主,用当代的视角重新思考素描概念于历史变迁中的形式变化。在新的语境下,素描这种纯粹的艺术形式显得更自由和多层次;而经过岁月沉淀后的经典主义作品,不免让人产生对以往流光岁月美术史的追忆。

展览现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