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张炳林个展于北京开展
《尘冥·执念》100X100CM 布面油画
对于艺术语言本质来说,语言体系的革新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没有人知道在后现代艺术之后究竟该何去何从?又该如何定义?但另外一个层面,当代艺术的社会环境还呈现出极大的包容性,从古典到现代再到虚拟化的艺术类别,同时存在。样式的多元让艺术的标准更加模糊,但恒久不变的是艺术家赋予艺术品的内容、观念、情感、品格,这些才是最终决定艺术品价值的基础。
艺术品取决于艺术家自身,包括艺术家的学养、格局、气质、思考的维度。张炳林出生在2020年才脱掉贫困县帽子的陕西宁强,这样的山村小城造就了艺术家朴实无华而执着真诚的天性。而后就读于西安美院,在西安这个周秦汉唐等十三朝的古都如饥似渴沉浸于历史文化当中,与所学西方体系的表现性油画融合,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山说》 布面油画
艺术家的生活经验及对艺术的认知都体现在对绘画的创作过程中,不停将色彩提纯、覆盖,不断对造型塑造起来又破坏掉,让作品在一次次叠加中呈现出的厚重感与虚虚实实的历史相互印证,同时也成了张炳林生活中的日常惯性。创作本身恰恰是在建立与否定,重建与反思的过程之中,超现实而具有梦幻感的历史重塑成为艺术家对文化深度思考的过程。
张炳林的作品恰恰是解答了于飞对“潮流”的迟疑,真正的潮流一定是根植于历史,根植于艺术家深厚的思考积淀,能够成为某段历史切片代表性的艺术家,也必定是借古开今,在这份厚重的文化沉淀之上与时代有着极具个性又有普世化的结合。
本次展览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次对个体经历的回望,也将是一场对未来生活创作的开启,历史是由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的过程,而作为历史的底稿,艺术家的创作也许不是最准确,但却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历史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是后人口中的历史,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在。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