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正虹个展“存在者的星球”在顺德巽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展览前言:
有着镜面反射、大小各异的不倒翁呈现为娃娃形象,它们矗立在布满奇异植物造型的雕塑丛中。当人们走近,观众自己变形的身形就会映射在不倒翁和植物的不锈钢表面上;当人们推动这些娃娃,它们后倾随即慢慢反弹,在摇晃中逐渐恢复到重新的平衡。当人们穿梭在不倒翁们此起彼伏摇晃的场域中,无数个我也在镜面反射间同样此起彼伏,仿佛脚下的大地、周遭的世界都在摇晃,眩晕之感弥漫在感知的平面上。
每当灾难降临,人们便开始重新反思生活、生命的意义,以及我和他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这是因为我们的世界陷入危机,处于倾覆的边缘,一切顺理成章的事情都将被重新理解,一切固定的关系都被打破,等待着重新连接。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存在主义哲思——人的存在没有本质,它的意义产生于“在动态中保持平衡的各种努力”。正如经历过20世纪最动荡岁月的萨特所言:“存在先于本质”。
汪正虹的展览“存在者的星球”正希望在今天为我们创造一个封闭的“异托邦”空间,即我们所谓的“星球”;在物理、光学上营造出一种“摇晃的世界”。通过可爱的雕塑造型、娱乐性的参与互动,她的作品抵达和触及了更广泛的观众,最后从感官层面到心理层面,隐约地为每一个观看者打开了一条通向“存在主义”哲思之路——人的存在在根本上是虚无的,这反而赋予了恐惧虚无的人一个永恒的使命,即在不断和外部世界的博弈中,创造自我,获得某种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姜俊博士
2022年6月25日
艺术家汪正虹致辞
存在主义哲学与文艺
存在主义的本质就是基于“个体”的存在,存在主义哲学从第一人称视角出发,由内而外地思考“存在”,以及有关生命本身有何意义的问题。存在主义文艺与哲学一脉相承,它们往往采用讲故事或描写刻画的形式,让读者或观众获得共鸣,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生命经验的折射。
存在主义诞生于近代科学的崛起,信仰的式微,它是现代化祛魅的补偿。特别是在灾难降临时,如20世纪中叶,存在主义文艺蓬勃发展,因为人们只有在苦难中才会开始重新反思生活的意义和本质。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汪正虹的艺术为观众们开辟一条进入存在主义哲学和反思生命的路径。
汪正虹个展“存在者的星球”现场
可佩戴雕塑:身体与空间
汪正虹的作品既回应了自我的成长经历,同时又在疫情蔓延之时与普遍的存在主义式追问实现了完美的共鸣。除此之外她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和创新还在于,不仅创造了雕塑的场域性互动,即身体和外部空间的关系;同时还将雕塑延伸到微观,即作为首饰的可佩戴雕塑和身体空间的关系。
艺术家汪正虹除了雕塑家身份之外,还曾在比利时学习了当代首饰设计,并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拥有雕塑家和创意首饰设计师双重身份的她一直以来希望在雕塑与首饰之间找到一座可跨越的桥梁。她认为:
“雕塑是空间的首饰,首饰是身体的雕塑。雕塑和首饰虽看上去大相径庭,但本质上却只有一念之差。”
在本次展览中汪正虹正试图打破人们对于雕塑与首饰区分的固有观念。她将与雕塑作品拥有相同美学逻辑的首饰称为可佩戴雕塑,当人们带着这些首饰穿梭于展厅之中,佩带于身体之上的小型雕塑与放置在展厅之中的大型雕塑形成了一种互动与对话。
可佩戴雕塑
旺娃娃 吹泡泡
旺娃娃 尖尖帽
幸福树 繁荣
云梯兔
展览海报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