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话大家:冷军将“探旺”大同美术馆“时代肖像”展览

作者:艺术中国时间: 2021-09-24 13:06:00

忻东旺 自画像33×23cm 素描 2012

英雄相惜,都是艺术的实在人。

一个在超写实的道路上静守时光,一个在新现实的道路上排山倒海;

一个把细节发挥到绘画的表现极限,一个把表情透析到人物的内心深处;

一个“冷”眼看世界静观其变,一个激情如“旺”火暖透时代;人间“冷”“暖”,世间百态,便是两个巅峰艺术家的深情对白。

东旺的会客厅第8期,从左至右:张宏芳、李全武、冷军、龚华

2018年3月28日,《回乡——忻东旺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展出期间,东旺的会客厅第8期举行,谈话嘉宾为李全武、冷军与龚华。以下为文字精编实录——

张宏芳:东旺会客厅第八期,我们请到了三位嘉宾:我身边的李全武老师,他是旅美艺术家、空间设计师,也是中央美院的客座教授;坐在中间的是著名艺术家冷军老师;旁边的龚华女士,是世界环球夫人冠军,也是湖北省红十字会公益大使、湖北省旅游公益大使。欢迎各位老师。

今天邀请三位老师来,就是希望大家在这处承载东旺艺术人生的展厅里,讲述自己的艺术故事,共叙东旺的艺术。

李全武: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冷军、东旺,我们都是多年的朋友,今天我们都有一种回乡的感觉。人生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生理上的故乡,就是生养我们的地方;还有一个是精神上的故乡,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似乎都在自觉、不自觉的向着精神世界在追寻、在逃亡……所以,人的一生,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怀揣着乡愁,一步一步奔向故乡的旅途。那么多歌、那么多诗,那么多画,其实都在表达这样的离愁别绪,这样望乡的情怀牵连着我们的一生。既然有精神故乡,就会有精神家族,我们始终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同类,这就是常说的志同道合之人。冷军就是我的同道,后来我到了纽约,也依然在不断寻找着自己的精神血缘家族。

这个展览引起了极大瞩目,全是因为东旺在中国艺术界乃至世界范围内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的影响力。我对东旺的画和人都那么了解,但我错过了好多次与他碰面的机会,后来他离世,作为生命的循环我知道这个遗憾是永远无法弥补了,但我也在安慰自己:上苍总是选择最优秀的儿女去侍奉他,东旺应该就是这样的儿女。东旺后天的努力没有辜负上天给予他的天赋,尽管他过早的离世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但是在艺术人生里,在精神世界中,他已然完成了自我。

东旺,今天我和冷军都来了,这个展览不仅是你的回乡,我们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们正在这个“家”中分享着你的精神,我们正耳濡目染的感受着你对他人,甚至是对全人类的爱。我希望大家有空都要来这个空间感受一下,因为艺术原作所建造的精神空间是印刷品替代不了的。

张宏芳:谢谢李老师。

冷军:我走神了,李老师是我的大哥,他的口才总是那么好,我们每一次交谈,我都会被他的语言所折服,刚刚我一直沉浸在他语言的美妙与美感之中,稍稍有些走神了。我和东旺,我们很早就认识,90年代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就是当时获得95年中国油画年展银奖的《诚城》,当时觉得整个画展下来这张作品特别突出,我就问这是谁呀,这匹黑马原来没有见过啊。当时由于我的思维惯性,我总是不能将东旺与这样一幅画、这样一个绘画作品的标题联系在一起,后来才逐渐了解东旺,也慢慢理解了他对与他有相似身份的人群的关注与情怀,逐渐体会到了他题目中的情感内涵。

纵观东旺这二十年来的作品轨迹,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位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投入,东旺不是拿艺术为自己所用,而是将艺术升华为他的信仰,一种内心深处至高无上的信仰。这样一来,艺术或多或少剥夺了一部分他在世俗生活中的快乐,但是艺术也为他的灵魂提供了一片栖息地,他的灵魂因此得到了升华,这部分灵魂的品质打造了他几十年来的艺术成果,今天我们在展厅中回首东旺的艺术人生时,不难从画面的每个细节中感受他精神性的存在。

东旺每幅作品上的一招一式,无论是画面的表达、艺术手法的运用、深入对象灵魂深处的剖析,都演绎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式和绘画语言,这种语言形态的形成是特别难得的,源自于他对艺术的虔诚。艺术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他的人生,但也不可忽视的丰满了他的灵魂。尽管东旺的生命只有51年,作为个体来说,他的人生是短暂的,但灵魂却是永恒的。

忻东旺 装修  200x250cm 2005

李全武:我补充说一些,冷军和我,我们对东旺的艺术非常了解。我在上海做了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小画廊,东旺有一次去上海讲学,就是在这个空间中,他当时惊叹那个空间是如此的好,想要在里面做个展览。我今天进来的时候心里有一种很难表达的情感,也许是看到这个展览,感到非常宽慰,如果东旺还在,到上海去做一个展览,我来主持那该多好。这只是一个题外话,我想说的是:空间不重要,重要的是空间里的灵魂,我们极少看到一个艺术家如此炙热的燃烧自己,一路走来将自己投向了这个他所忠贞的绘画中,形成了一个伟大的艺术景观。

我看过不少大师的展览,但只有梵高的展览能够让我产生像今天看东旺展览时同样的感受,其他大师的展览都没有带给我如此的情怀与感受。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艺术是跨国界的,艺术是跨血缘的。梵高从他最早一起笔时就能感受到那个才气,同样,东旺小时候在村里的有张照片是拿着一只笔的,这就注定了他此生都会与书写有关。老天爷都会给我们一个通道让我们来表达自我,东旺握住了一支笔,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

我看过很多写东旺的文章,都在强调他的特别,今天,我反而要强调他的共性,因为只有在同一个规则里面才能产生高下之分。油画是一个外来画种,而东旺自始至终都在画油画,无论是丙烯,还是油画、水彩,他是油画这个语系里面的终极。

画农民、画当代人,大家记住题材是没有用的,对农民工的同情不只东旺有,电影、文学、戏剧中都有表现,而正是因为大家都在表现同一个题材,反而才能显示出东旺的伟大,他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我们天天谈个性,反而有些忽视共性,其实艺术的共性是非常重要的。冷军老师这一代人像是大家一起约好了一般,到时间了,大家一起走进艺术的世界,画画的过程就是对艺术本体进行探索与投入的过程,很多艺术家都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托付于艺术。过往的艺术、伟大的艺术、平庸的艺术,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不管是过往的,还是当代的伟大的艺术,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都是用生命换取的,浅薄的艺术在用艺术换生命、换金钱、换利益,根本无法与伟大的艺术相比。

东旺对他所画,所表达的对象不仅是一见钟情,还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不了情”,他走的时候应该还有很多对象、很多构图没有完成,所以这是一场伟大的情怀,伟大这样的词用在东旺身上一点儿都不为过。忻东旺画的对象都那么鲜活、那么具体,艺术伟大的造化就在于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庸为奇异,所以我们今天再去寻找当时的模特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些模特的意义在东旺的绘画中就已经被点燃,生活里永远没有安娜,没有林黛玉,想见他们吗?那就进入伟大的作家、艺术家的精神家族里,和他们在梦里相见,在作品里相遇,这就是艺术的造化,我就想补充这些,谢谢大家!

忻东旺 老段 60x50cm 2005

东旺有一种能够深入到他人精神层面里的能力,在寻找的过程中、在写生的过程中、在和模特互动的过程中,他逐步加深着对所描绘对象的理解。从理解再到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和特性,我甚至在这种语言特性里发现了中国画的因素。刚才李老师说他看到东旺绘画中共性的东西,只有在共性的东西里面才能够比较出高度。现在一味的强调个性、强调人本、强调人道,承认人性充分自由的存在,这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也需要重视与生俱来的内核的价值、精神的价值,这部分是共通的,因为我们都是人,我们是共通的,东方和西方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东方的传统和西方的现代稍微有一些区别。

为什么有了欣赏?因为你的潜意识当中和艺术的内核里面有共通的东西,你可以感受到艺术里的“极精微,致广大”,所以才会产生愉悦感、喜悦感。东旺的绘画,尤其是其08年前后那段时间的作品,都仿佛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里了。这批作品中,人物的一招一式,因为他有很好的知识储备,所以对人物的精神层面都有非常好的把控,他表达的非常深入,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玩味。

东旺淋漓尽致的描绘着对象的气息、内涵,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步生成了他个性化的表达,是我们可以反复体会、欣赏、玩味的表达,而且很多是与中国的传统共通的。东旺的绘画是可以反反复复看的,他不是信息化的变化,西方当代艺术里边很多是信息化的表达,就是我告诉你艺术还可以这样做,你知道了这句话就结束了。东旺的艺术却是像唐诗宋词一样,是可以反反复复品味的,因为他和你的生命本体是相关联的,这也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所以它们可以历经千年而不变,中国油画家和西方油画家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我在西方很少可以看到像东旺这样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中国这样的画家有,写实性的画家有,但是像东旺这么突出的、这么有代表性的,我看并不多。

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提炼,而西方的写实绘画是概括,概括是感觉上的东西,我们一般强调画感觉,我跟学生上课也在讲画感觉,画你感觉到的而不是画你认知到的,画认知到的是另一个层面。东旺的绘画给中国的油画提供了研究和表现的新方向,这是很多人没有看出来的,就是中国油画语言是一种提炼的语言,往深层次走是像诗一样可以回味的语言。

我们看东旺的画是看上面的一招一式,色彩的运用,笔触与笔触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合理性,整个画面的和谐、完整,没有一处是多余,也没有一处是空缺的,能做到是非常难的,所以说对东旺和东旺作品的判断定位远远没有到位。像东旺这样的画家,批评家在评价时会有天然软肋,因为这样的作品是需要用眼睛去接触、去发现,甚至只有画家才能从这里面真正读懂东旺。批评家、文学家和哲学家看画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绘画是视觉的艺术,一定要有视觉经验的人来批评,才能够体会到画面的张力。

东旺的作品当中已经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情趣来,笔和墨就是写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都是最恰当的、不可更改的。所以东旺的艺术价值还有待继续去发掘、去发现,现在的探讨远远不够。所以“回乡”展做的非常好,这样的展览应该多办些,因为东旺不是一个普通的画家,他为中国油画艺术带来了新的气象,如果忽略了东旺,我们的艺术就会错失这种气象。

张宏芳、李全武、冷军、龚华共同观看忻东旺作品

张宏芳:我们接下来的时间请几位老师带我们去看几幅他们印象深刻的作品。

李全武:这些是他早期的作品,看一个艺术家的回顾展一定要看他早期的作品,这往往是一个寻找的过程,能够从中找寻到他日后创作的灵感来源。回头看东旺的作品能够感受到不同时期的大师素描对他的影响,有的学苏联、有的学荷尔拜因、有的学米开朗奇罗。

冷军:这几件水彩作品,还比较稚嫩,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缺陷都还有,但是到了91、92年的时候真是突飞猛进,这个时候画面上的表达和构图、色彩关系、虚实关系等,就处理的非常丰满了,基本上找不到哪个地方还该怎么样,哪个地方应该加什么东西、哪个地方该减个什么东西,以我对绘画的判断,这一时期东旺的创作已经非常丰满了。从创作戏剧性的画面设计效果来看,整个画面的色彩、构图、布局都非常到位,甚至包括他的颜色,暗部的暖色和亮部的冷色的关系都处理的非常到位。

忻东旺 远亲160×150cm 1999

冷军:《远亲》这幅作品就要比刚才的那几张成熟多了,他前期的语言探索就此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人物的面部表情、色彩关系、用笔以及画面的结构布局,都非常到位了。《卖桃人》这幅作品明显已经进入非常自在的状态了,他对人物的理解逐渐转化为他自己的语言,而且这种语言也不是前一个阶段那种“人为”的状态,而是进入了“无为”的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为和无为的关系。这一阶段显然已经进入一种“无为”的状态了,就是非常自然的状态,如果画画过于写实的话,一是语言会很呆板,会将背后的精神性的东西压抑住,而东旺这一时期的绘画,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造型非常自然,人物精神性的内涵在形变之后就显现出来了。这一时期的作品都是这样,每个都非常精彩,人物的面部刻画、身体的写意性,用笔的张弛有度,都呈现出一种无为的状态,而这种无意识其实是与他前期非常有意识的自我训练和追求有关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的手画的非常写实,局部看就是一点点笔触,但是笔触合起来就形成了语言,而且是很精炼的绘画语言,表达非常高妙,看上去就和一般人处理的不一样。

东旺的色彩特别好,非常准确,这可能与他造型的概括性和简洁有很大关系,他可以把他对于对象的感知用画面充分表达出来,这一时期开始这种表现变得很自然。一方面是因为他绘画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于对象的深层感受和认识。当然这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看东旺笔下的这些人物,也是表现的越来越深刻。

在画面中如果想要表现一处亮色,只用白色是不够的,但如果这个白色立体起来,在展览的灯光照射下就会有一个受光面,受光面就会显得更白,就拉开了这种色彩的层次,这就是油画颜色堆积产生的效果。同样,油画的油性还可以让黑色的部分暗进去,所以层次感很强,油画的颜色是立体的,是表现物象最佳的一种材料,我为此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为什么是油画》,旨在探讨油画这种绘画方式的独特性。国画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所以国画写意,在颜色的表达上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层次感。

忻东旺 白菜 60×50cm 2012

他画的白菜就是天下第一,简直无可挑剔,虚实关系的处理、白菜质感的表达都非常成功,我们看这里面蕴含着很大的力量和表现性,东旺的画非常沉稳,是沉甸甸的,既不飘逸也不狂躁,而是充满着语言,每一笔都经得起推敲。这都是东旺长期追求和思考的结果,他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语言。

《维吾尔青年画家努尔·买买提》这张作品脸部的表现非常高妙,脸部的笔触,用刀用笔的每一个地方,那种写意性的表现,那种绘画语言的精炼都非常出彩。手臂整个的表达很松弛、很虚,但是手肘这个部分忽然变实,整个这一块就显现出来了。衣服也是,每一笔都十分和谐,而且每一个笔触在画面中都起着作用,非常好看,也许他在用这种方式传递着另一个性质的美感。《戴哈萨克花帽的维吾尔族老人》中的这个老头非常传神,眼睛那么传神,那么精彩,脸上的每一笔,每一招每一式都是语言,而且是非常生动的语言。这些画看起来都让人感觉很轻松,感到他作画的过程是非常轻松的,其实这正是从本心、本真出发作画的特点。

冷军在解读忻东旺绘画作品

张宏芳:东旺自己写的一句话: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民族气质,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当代文化的深度,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人类审美的教养。这是他的理想、追求和不断践行的准则,所以我们将这句话当做整场展览的结束语。

李全武:都包圆了,我觉得再说任何话都是多余的,这是东旺从故乡出发,向精神故乡寻找的发动机,终其一生他都在追寻着这些,而且他也做到了,这就是整场展览最好的总结和最后的注解。

张宏芳:谢谢,谢谢各位老师!

忻东旺 明天多云转晴 150x160cm 1996

2006年底,上海艺术博览会上,东旺的一件在白布上仰躺着的老年男人体的油画着实又一次让我为之一震;东旺似乎开始步入绘画艺术的另一个层面了,涉足于精神的探讨与表现。画面上,天光下毫无遮掩地仰面躺着一个一丝不挂地躯体在观众面前,将一个完整的界乎生死层面的肉体直露于观众,视觉上强力的构图和直接的呈现让观众能感受到来自心灵和视觉的压力和刺激……"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引导出生命的存在、本质、归宿等一系列问题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受,不由自主的引发观众冥想与思考,画面的一招一式有条不紊的穿透存在的谜团,又能够一次一次抓回你的眼睛。

无疑视觉效果的吸引来源于细节的处理,你仿佛能在油画西方媒材和介质上感受到来自中国传统的意趣;我看到了骨法用笔和书写的力量!那运笔走势渗和透融合着中国水墨和书法中那些勾、皴、点、染,落笔、行笔、起笔、收笔等等,这些招式与技巧都极具灵气的藏于他的一招一式之中。画面中从上到下;手、脚、躯干、骨骼等都凸显出线的结构和力量。躯体下面的白色布单,那挥洒的笔痕和色彩与结构巧妙地交织,那种韵味、那样的构成品质独具匠心,一般人无法体会,不是画家甚至不是个好画家都难以体会个中的玄妙,这真是一张好画,令人叹服!再后来,也不断地有太多的好作品问世,无论是白菜还是农民工,时尚都市男女还是主题性的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展现出东旺那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如果没有东旺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自然也就没有他予以底层劳动者的那么本真的体恤和最敏感的情绪,他的画面不似旁观者的游说,也不似高姿态的批判,甚至都没有呼吁和叫嚣什么社会现象,他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善意和同情。他在最自我、最自然的状态下稳稳的表达,无疑底层劳动者的那种麻木、扭曲和疲惫成为东旺最重要的表现主体和表现的对象。

忻东旺 汤姆的朋友180x130cm 2009

忻东旺出于草根,却能接驳天地之精气,造化于底层却能创造出可惊天人的作品。只是可惜天妒英才,不让美好多留人间。去年6月得知东旺生病的消息时我们正在办理赴欧洲办展的事宜,真的是非常震惊,不敢也不愿意相信那是真的。原来赴欧洲的计划因东旺的缺席而倍感遗憾。后来的几次见面,记忆中他精神头倍儿好,与往常一样地谈笑,我曾委托我的一位中医朋友专程赴京替东旺看病,治疗后反馈给我的消息还不错,甚至据说有几个权威否定了他的这样一个病情。当时我也真替东旺由衷高兴了一阵;病情并非预想地那么的糟糕,即使情况不好也应该是多年以后的事了。……但现实情况并不能如人之愿,元月中旬我在日本突然接到噩耗,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急转直下,一代英才就此陨落,这是多么大的一个遗憾和损失啊!

在日本的那几天,每天都能通过微信看到网上吊念东旺的消息,看得出东旺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是相当重的,这些不仅来自于他的画品的力量,其人品也是有口皆碑。

东旺从艺做人都给后人予以了榜样性的示范。小了说:他给今天留下了一大批具有时代品格的优秀作品,大了讲:他留给了后人一笔饱含博爱与慈悲和充满激情与正义的精神财富。另外,他的绘画实践及教书育人也都给了后来人以垂范和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可限量的!虽然东旺去,但其精神永存!

东旺安息! (冷军写于2014年)

1993年 文物—新产品设计 97X126cm

主要作品信息年表

1991年11月 《木头.骨头》入选91’中国油画年展。

1992年10月 油画《捆着的亚麻布》获中国艺术双年展优秀奖。

1993年11月 《网—关于网的设计》获93’中国油画年展银奖。

1994年 4月 《文物—新产品设计》获第二届中国油画展艺术作品奖,并参加中国油画百年展。

1995年10月 《世纪风景之二》获95’中国油画年展金奖。

1996年 世纪风景之四 105X200cm

2003年 9月 《世纪风景之四》应邀参加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

2003年10月 油画《金字塔》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2004年10月 油画《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2011年 肖像之相—小姜 120X60cm

2012年 8月油画《收租院》应邀参加首届新疆当代艺术双年展平行展

2012年10月 《限制与自由》冷军油画作品北京个展

2013年 1月 《限制与自由》冷军油画作品海口个展

2013年 4月 《限制与自由》冷军油画南京个展

2013年 6月油画《收租院》应邀参加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

2013年6月应邀参加凡尔赛宫及巴黎市政府主办,洛克菲勒文化艺术集团协办的‘凡尔赛宫慈善周艺术之旅’。

版画《圣贤书》,油画《突变-有刺的汤匙》在凡尔赛展出。

2013年 9月中国视觉—中国当代具象油画家联合展,

在意大利罗马维多利奥美术馆展出

2013年10月 《限制与自由》冷军油画作品景德镇个展

2013年11月 《限制与自由》冷军罗敏油画作品上海双人展

2013年12月油画《肖像之相-小唐》《肖像之相-小姜》在湖北美术馆展出

2015年 竹子

2015年2月10早期素描,油画作品参展《画之初》1903艺术沙龙主办

2015年2月10  《水墨纵横—四君子》汉艺空间展出

2015年3月16水墨作品参展《水墨汤湖-湖北当代中国画邀请展》,湖北美术家协会,汤湖美术馆主办

2015年3月30 《中西交融—冷军书画展》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主办

2015年4月16主讲《东西方艺术漫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

2015年4月17 《郭润文,冷军油画版画展》在上海随轩艺术中心展出

2015年4月28瓷画作品受邀参加《2015首届中国瓷画双年展》

2015年5月27油画作品参展《顾后.瞻前》,武汉墨尔艺术空间展

2015年6月27油画《收租院》在莞城美术馆展出《意绘—武汉八人美术作品展》

2015年8月8瓷画作品参展《江城八友绘瓷精品展》武汉汉艺空间主办

2015年8月18主讲《中西方文化艺术漫谈》,中国文艺家杂志主办,汉艺空间承办

2015年8月31武汉地铁发行首套文化收藏卡《艺术大师系列-冷军篇》

2015年9月  《湖北省第四届美术节》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5年10月10  《达观》武汉一席艺术空间展出

2015年11月14 《2015中国写实画派十一年展》中国写实画派主办北京 1+1艺术中心展出

2015年12月4 《2015中国写实画派十一年展》中国写实画派主办天津美术馆展出 

2015年12月3  《玄序-湖北当代油画邀请展》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武汉汤湖美术馆展出

2015年11月28多幅作品邀请参加《第四届(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湖南省政府主办,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展出

2015年11月25多幅素描作品《向大师学素描》卓尔书店艺元空间展出

2015年12月11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邀请授课示范

2015年12月13 《武汉画廊协会艺术顾问展》武汉荣宝斋主办武汉美术馆展出

2015年12月23作品《肖像之相-小雯》三幅古董店在《写意中国-2015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年展》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5年12月28雕塑系列作品《红袖章》四幅场景写生在《蘭台.洄忆》Big House当代艺术馆开馆展展出

2015年12月3  《玄虚-湖北当代油画展》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汤湖美术馆展出

2016年2月作品《天光》受邀参加《瑞林博物馆2016亚洲馆开幕展》,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瑞林博物馆展出

2016年3月5 《驰怀-湖北油画作品邀请展》湖北省美术院主办承办

2016年3月26 《景象.2016》温州半山筑园美术馆主办承办

2016年3月5 《继往开来-卢柏森艺术回顾展》武汉市美术馆,常熟美术馆主办,在常熟美术馆展出,两幅场景写生受邀参展

2016年4月5  《真实的真相-中欧艺术家具象绘画作品展》卢森堡子桐艺术机构,法国IRIS艺术基金主办,石家庄美术馆展出,两幅古董店受邀参展

2016年5月20  《世界的镜像-冷军个展》杭州报业集团主办,受邀参加杭州艺术博览会后在杭州快意空间展出。

2016年7月13  《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法国展)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主办,在法国巴黎.布隆尼亚宫展出,《肖像之相-小唐》《肖像之相-小姜》参展。

2016年8月8两幅作品参加北京新奥玲珑艺术中心开馆展《迎冬奥艺术作品征集展启动仪式-既中外艺术名家作品展》 

2016年9月10参加《化境-当代油画写生作品展》,在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开幕

2016年9月20应邀到澳门理工学院授课示范

2016年9月25  《行者无疆-冷军水墨作品展》在宜昌镇宝堂文化会馆展出

2016年9月29应邀赴西南民族大学高小华美术馆“人物示范公开课”

2016年9月30参加“百年艺程—龙美术馆藏精品展”在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展

2016年10月13“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归国汇报展暨2016中国国家画院年展油画院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6年11月11参加“2016中国写实画派十二年典藏”在北京1+1艺术中心展

2016年11月29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油画示范课

2016年12月13应邀在2016湖北省油画高级研修班上示范课

2016年12月16版画两件“素问”第四回在四川美院美术馆开幕

2016年12月23油画作品五件参加“中国视觉第三回展—法兰西ART之旅”武汉展

2016年12月26油画《场景写生》参加“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在西安美术馆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办

2017年4月3应邀赴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做绘画示范课

2017年4月9应北美佛州塞拉索塔瑞林博物馆之邀做艺术讲座

2017年4月23第六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武汉站

2017年5月2参展2017艺术北京博览会

2017年6月6作品《力透纸背》参加“素问”第四回武汉美术馆展

2017年7月15参加“艺聚成都—高小华·冷军·庞茂琨绘画作品展”成都展

2017年9月13参加尤伦斯高峰论坛,陈丹青·冷军·刘小东·刘野·毛焰·王兴伟·喻红·张恩利·赵半狄九位中国艺术家

2017年9月17瓷画作品“斗架”参加“2017年第二届中国瓷画双年展”在武汉博物馆展

2017年9月27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松美术馆首展《世纪风景之三》参展

2017年9月27由成都大学美术影视学院·英盟艺术机构联合主办的“大家风范”艺术家冷军现场写生,在成都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开启

2017年10月27湖北大学油画写生示范公开课

2017年10月28招商银行武汉市分行二十五周年暨冷军艺术作品展

2017年10月28武汉晴川画会研究院暨利宝美术馆开馆2017年美术作品展

2017年10月28 《传承与趋势》武汉台北101宝珍堂艺术馆成立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7年11月5 2017年中国写生画派十三周年展在嘉德艺术中心展

2017年11月27 《冷军油画作品展》黄石个展在湖北水泥遗址博物馆展出

2017年12月2  《再聚焦—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新馆开幕展》古董店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展出

2017年12月3  《2017“和声艺术邀请展”第一单元翻转:交融的中西艺术传统》作品在西南名族大学高小华美术馆展出

2017年12月11西安美术学院讲授题为《尽精微致广大》公开课及油画示范课一周

2017年12月28  《写生二十年》25件作品在武汉市美术馆展出

2017年12月29“无边的现实多重的现在—湖北当代艺术样本”油画《天光》等四件作品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

2018-9 画室写生

2019年2月 25油画作品《总统山之一、之三》参展“视界·360油画风景邀请展”汤湖美术馆。作品入编《视界·360油画风景邀请展作品集》武汉出版社

2019年3月 14油画作品《倾向的云之一、之二》参展“武汉画院2018年云南写生作品展”美莲社

2019年4月6 《冷军水墨作品展》在北京五十五号院子艺术空间展出。 

2019年4月 13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需要艺术创意》论坛,嘉宾:冷军、刘春斌、江中潮、沈详胜。

2019年4月14湖北省美协主办“湖北省中学老师教育高级研修班”的现场写生教学课。

2019年5月 6油画作品《静物》《纽约古董店系列》二幅参展“与大师同行—当代著名亚裔实力派艺术家美国巡展”在费城美国独立战争博物馆举行。

2019年5月 7“无界.共生”东西方艺术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弗俱乐部举行

2019年7月-8月应邀赴意大利访问,考察博盖塞美术馆,(Galleria Borghese)出席意大利中国“当代艺术家对话达芬奇”活动,达芬奇博物馆收藏石版画作品《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并在博物馆长年展出。

2019年9月 29综合材料作品《江汉关之一、之二、之三》参展“武汉印象—武汉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2019年10月担任“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

2019年11月28六幅油画作品参展“中国写实画派十五周年展”北京嘉德艺术中心。

2019年11月29“无界”与冷军见面读书分享会,武汉新世界大楼举办

2019年12月25 《大道匠心》邵大箴与冷军的对话访谈

2020年1月10-5月10“地方。国际”515艺术创窟艺术季开园活动,《肖像之相-小唐》参展,地点:四川省达州市515艺术创窟

2020年1月15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艺术人生冷军大师课

2020年3月国画《高秋图》参与“聚焦”公益拍卖,拍得15万善款全额捐交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

2020年3月3作品《倾斜的云》参加《至诚》中国嘉德网络公益拍卖,拍得善款160万元全部捐给东润基金会用于抗击疫情突出贡献的医护人员。

2020年9月6-10月8两幅油画作品《总统山系列》参加“远方的风景-跨越三个世纪的旅行”展览,在上海反空间展出

2020年6月油画《国画小女生》参展“武汉。印象-武汉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展出,

2020年6月国画《大爱无疆》参展“战役同心-主题作品展”武汉美术馆展出

2020年12月油画《马灯的故事》入展“美在湖北-中国美术馆藏湖北艺术家作品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时代肖像——忻东旺艺术作品展”海报

忻东旺报道相关链接:

忻东旺纪念专题

冯远:忻东旺塑造了一个时代的肖像

许江:忻东旺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肖像画家

张晓凌:忻东旺为底层人物建立精神档案

一个天才的心相——刘巨德教授讲述忻东旺肖像艺术(上)

一个天才的心相——刘巨德教授讲述忻东旺肖像艺术(中)

一个天才的心相——刘巨德教授讲述忻东旺肖像艺术(下)

忻东旺作品回归清华艺术博物馆 百年礼堂为艺术家敞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