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失毋忘——雕塑家滑田友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举行

作者:艺术中国时间: 2021-11-28 12:47:06

1957年 滑田友创作《红色游击队员》

在20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滑田友先生是一位作出杰出贡献的雕塑名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许多代表作已成为现代中国雕塑的经典而载入史册,为世所重。例如他早年的作品《陈散原像》,他在巴黎留学期间获得法国沙龙大奖的《沉思》《出浴》,他在抗日战争烽火遍地之际远在他乡而情系祖国创作的《轰炸》《少年中国》,以及他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的《五四运动》等等。毫无疑问,这些作品透溢出滑田友艺术几个最重要的特征:他是在思想情感上始终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同频合脉的艺术家,具有坚定的文化理想和深沉的人文情怀;他是研究西方古典到近代雕塑语言最深入的艺术家,尤其神会于静穆、含蓄的古典雕塑精神;他是从研究到汲取中国传统民间雕塑“做法”最为用力的艺术家,在中西融合的创作上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美学神韵的现代雕塑之路。

展览现场

策展人曹庆晖教授认为,“勿失毋忘”四字一方面对应并解释了中央美术学院在当下纪念和研究滑田友艺术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关注并思考令滑田友先生心动的勿失毋忘的内容,这个展览重点在于捕捉他的“心动之处”。本次展览分为六个部分:

1956年滑田友创作《五四运动》

二、雕塑思想史——滑田友雕塑艺术之道。从滑田友在法创作的《出浴》《沉思》《轰炸》《母爱》等代表作,到新中国以来的《工农努力生产建设新中国》《五四运动》等大型浮雕的展示,并辅以相应的技术练习作业,呈现滑田友雕塑创作与思想中对人与时代倾注深沉积极的现实关怀的心动面。

1936年 滑田友作品《沉思》(坐姿)创作中

四、教学方法论——滑田友雕塑教学之得。以滑田友本人为模特儿摆动作抓造型的系列留影、单件作品在完成过程中的系列留影以及滑田友教学笔记与文章发表为中心,结合场刊文字以及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具的提示与辅助,展现滑田友钻研教学和提炼经验并形成六法、贯气、编筐、串冰糖葫芦、铺石子路、看山、八根线、一段段的好风景等独具眼光和魅力的个人教学语言心动面。

1978年滑田友(左)回到甪直,与老朋友金里千(右)合影

六、结——田友心结。以一段短视频来呈现晚年滑田友回到其雕塑起步的甪直保圣寺的情境,由此回应前序,诠释阴晴圆缺、花开花落、何以言之、勿失毋忘的艺术人生主题。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轰炸后》铸铜 38×11×11.5cm 1937 滑田友家属提供

身段 石膏 100×40×40cm 1940 (1941年获法国巴黎春季沙龙银奖) 滑田友家属提供

 离别(浮雕构图稿) 石膏53×44×10cm 1939 滑田友家属提供

轰炸 铸铜 116×90×37cm 1946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五四运动泥稿 1957 滑田友家属提供

保加利亚女头像 铸铜 44×20×26cm 1956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24日-12月26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B展厅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