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 必有人重绘爱情——艺术家笔下的“她”

时间: 2022-08-03 19:10:24

艺术中国视频号

对话嘉宾:

丛涛

丛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方向硕士,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方向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青年艺术史学者,策展人,专栏作家。

许柏成 艺术中国主编

【展览推荐】

戴泽《作画中的陈碧茵》纸本水彩 38×55.5cm 1962

戴泽先生对家庭和妻子的描绘也同样充满着爱与童趣的表达。《小熊同他的妈妈》创作于1951年的元旦,彼时的戴泽正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度过新年,陪在他身边的只有妻子和孩子的照片。思念之情一旦流露到笔端,流出的就是爱意满满。熊妈妈毛茸茸的质感和伟岸的身躯成为了小熊们的庇护所,也是艺术家对妻子照料家庭的感恩与挂念。

戴先生的妻子陈碧茵女士也是一位画家,作画中的妻子是艺术家酷爱描绘的日常之一。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以平视的观察角度经营位置,似是充满爱意的窥视。在花朵枝叶掩映之间,画家为妻子营造了人面桃花的诗意。伏案、凝神、执笔,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场景,却在戴泽先生的捕捉下,触动了人性柔软情愫的瞬间。

杨飞云 《芃芃》布面油画 50×35cm 2016

如果说古典的爱意来自细水长流,那么在当下快速变化的时代旋律中,爱情似乎变得转瞬即逝,维持起来也愈加艰难。青年艺术家葛宇路用他的行为艺术作品《吹往北京的风》进行当代的爱意和个体表达,让人们重新体会木心先生笔下“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中的美感。他手持电扇和鼓风机,用八天时间行走69公里,将写给女友的情书一路吹到了她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在信息时代密集的及时交互场景之下,“慢”反而成为了弥足珍贵的品质,带着一腔孤勇和浪漫主义,积淀了时间的沉香,滋养了爱意之花。

“必有人重绘爱情”展厅现场-经典展厅

“必有人重绘爱情”展厅现场-葛宇路作品

关于槐轩HUAIXUAN

槐轩HUAIXUAN是以艺术为核心,关注和思考中国当代文化与人文精神,致力于从艺术的角度呈现历史、反思当下、探索未来的当代文化空间。槐轩倡导多元价值观与视野的碰撞,并将以此为基础,打造艺术展览与学术沙龙平台。

槐轩坐落于东西方历史与现代潮流文化交汇之处。它既致力于研究和呈现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的经验,也注重发掘和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潮流。在历史、当代、未来,艺术、潮流、文化的多元结构中,重新定义当代艺术空间的文化关怀和价值属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