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怼CNN的罗杰·沃特斯是谁?从《月之暗面》到《迷墙》
罗杰·沃特斯(Roger Waters)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新一期“斯梅尔克尼斯秀”(Smerconish)采访视频截图
8月7日晚,@央视新闻在某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视频,正在巡演的英国著名摇滚乐手、“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乐队创始人罗杰·沃特斯(Roger Waters)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新一期“斯梅尔克尼斯秀”(Smerconish)采访时,就当前国际高度关注的俄乌冲突、台湾问题与主持人展开“唇枪舌战”。
面对主持人斯梅尔科尼斯的提问,罗杰·沃特斯“回怼”道:“台湾本身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早就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共识了。如果不知道这一段,那只能说明你无知。去读读书认真学习一下吧。”
该段视频对话引发了国内外社交媒体的大量转载。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这位仗义执言的“发言人”也因此收获了无数新粉丝,了解他的人在视频下方留言:欢迎来中国开演唱会。不认识他的人则表达了满满的好奇心:这位罗杰·沃特斯是谁?
《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专辑封面©Getty Images
平克·弗洛伊德于1973年推出《月之暗面》专辑,获得了巨大成功,曾在美国公告牌流行音乐榜上停留了741周,成为摇滚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迄今该专辑全球销量已超过4000万张。
这是《月之暗面》的封面作品——太阳光通过三角棱镜呈现的七彩图案。三角棱镜也成为该乐队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之一。
三棱镜的设计和专辑本身关系不大,更多的旨在表现乐队华丽的现场和对光的运用。三角形代表着强烈的思想,这与罗杰·沃特斯歌词的风格是相符的。
在该乐队发行的诸多经典专辑封面中,有三张由罗杰·沃特斯亲自操刀,分别是:1977年《动物》、1979年《迷墙》与1983年《最后剪接》。
1977年——《动物》(Animals)
《迷墙》(The Wall)专辑封面(图片源自网络)
《迷墙》专辑封面采用的背景白砖墙是罗杰·沃特斯的创意,而封面的字则由Gerald Scarfe书写。沃特斯的父亲作为二战士兵死于德军的炮火,这使他的心灵从小就蒙上了一层战争的创伤。《迷墙》专辑中,罗杰·沃特斯用各种创新的手段创造了大量探讨个人内心与社会问题的音乐。
1983年——《最终剪接》(The Final Cut)
2017年,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为平克·弗洛伊德乐队举办了第一个世界性回顾展——《平克·弗洛伊德:肉身余存》©Metal
2017年,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为平克·弗洛伊德乐队举办了第一个世界性回顾展——《平克·弗洛伊德:肉身余存》©Metal
2017年,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曾为平克·弗洛伊德乐队举办了第一个世界性回顾展——《平克·弗洛伊德:肉身余存》。该展览展现了乐队从60年代的首次亮相一直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展品涵盖乐器、音乐设备、原创设计、建筑图纸、手写歌词和标志性的图形和艺术作品。
2017年,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为平克·弗洛伊德乐队举办了第一个世界性回顾展——《平克·弗洛伊德:肉身余存》©Metal
2017年,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为平克·弗洛伊德乐队举办了第一个世界性回顾展——《平克·弗洛伊德:肉身余存》©Metal
从早期的迷幻摇滚开始,到70年代及以后的世界流行概念专辑。平克·弗洛伊德展览展示了该乐队开创性的使用特效、声音实验和强有力视觉形象的尝试,也展示了对一直以来挑战艺术界限的世界一流音乐家的独特见解。
罗杰·沃特斯在回怼CNN主持人后,立刻在中国登上了当日热搜榜第一,收获了更多的粉丝。有媒体评论道:“在这种大环境下,沃特斯作为一个知名歌手,在一家长期以来对中国持有偏见的西方媒体上说出这样的常识,显然需要极大的勇气。”
(台馨遥/编辑综合自网络,参考来源:新华社、澎湃新闻、央视新闻、大麦音乐等)
上一篇: 直播预告 | 必有人重绘爱情——艺术家笔下的“她”
下一篇: 三伏天酷暑难耐,看古人如何消夏?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