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讲述黄河故事:中国国家画院近200件作品奏响“黄河颂”

作者:艺术中国时间: 2021-01-13 20:02:00

展览现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飞跃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产生了中华文明。

1月11日,由中国国度画院主办,中国国度画院创研规划处、《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黄河颂——中国国度画院黄河文化主题写生创作作品展”在中国国度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对于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珍爱、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要求,以艺术的形式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促进黄河流域生态庇护和高质量成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兴的宏伟方针具有主要的实际意义。

展览现场

用艺术的体例讲好黄河故事

中国国度画院院长卢禹舜介绍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构成部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贯彻落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珍爱、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要求,深切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价格值,用艺术的体式讲好黄河故事,按照文化和旅行部关于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创作的统一布置,中国国度画院积极开展了此次关于黄河主题创作流动,组织本院70余位艺术家,深切黄河流域九个省区的48条线路采风写生。各人深切糊口、扎根人民,采集最活泼、鲜活、富厚的一手素材,为黄河主题美术创作打下坚实根蒂。为了表达黄河的汗青感、厚重感、实际感和成就感,中国国度画院的艺术家们运用分歧的材质、手法、说话,在前人的根本上,力求将新的艺术语汇与时代精神连系,创作出主题光鲜、景象阔大、丰盈清爽的艺术佳作。经由中国国度画院艺委会的严酷评审,此次共展收支选的创作及写生作品近200件,以艺术的格局再现了新时代黄河文化的传承和珍爱功效,显现了新时代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湛和时代风貌,做到了“思惟精湛、艺术精湛、建造良好”。

展览现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到:“千百年来,飞跃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路,哺育着中华民族,产生了中华文明。九曲黄河,飞跃向前,以不屈不挠的磅礴派头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风致,是中华民族果断文化自信的主要根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向眷注、悬念着黄河的珍爱与治理。十九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观察黄河,将黄河流域的情况治理和高质量成长作为全局成长的系统工程。这是充裕考虑人民生涯、全民健康、持续成长,全流域配合走向幸福小康之路的可行性计谋。

展览现场

艺术家在写生中收成更多新思虑、新缔造

为贯彻落练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珍爱和高质量成长座谈会上的主要讲话,积极响应文化和远足部艺术司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创作项目的实施,中国国度画院鼓励人人深切黄河沿线的最下层,为黄河主题美术创作打下坚实根基。从西藏的那曲到甘肃的刘家峡,从黄土高原到入海湿地,都留下了中国国度画院艺术家们的萍踪、打动和思虑。

中国国度画院副院长张江舟认为,中国国度画院积极组织开展黄河主题创作,这既是中国国度画院的责任,也是一种声誉。中国国度画院承担着中国美术的创作和研究工作,同时在全国美术界又施展着示范导向感化,对黄河的主题性创作,必然会为中国美术弘扬主旋律、流传正能量施展主要的感化。中国国度画院高度正视,不仅组织画家到实地写生,并且还枚举了许多和黄河人文、汗青、天然风光、民俗风俗等相关的主题,画家们凭据本身的绘画特长,选择了最适合也最乐意表达的一些主题。此次展览集中了中国国度画院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不难从作品中看出个中蕴含的艺术家的情怀,以及他们进展经由美术作品更好地去挖掘、发现与传扬黄河主题文化的责任心,展览无论从大文化的角度照样对美术创作自己,都将施展积极的感化。

展览现场

前中国国度画院副院长纪连彬认为,中国国度画院积极介入“黄河颂”主题性创作运动,是但愿艺术家能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受到鼓舞和激励,使艺术家收成更多艺术上的新思虑、新缔造,或许有针对性地阐发出中国社会发生的伟大厘革,使本身的作品有更为针对性的表达,真正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具有中国气势派头的艺术作品。

中国国度画院美术馆馆长何加林谈到,“黄河颂”展览作为中国国度画院本年陆续推出的一个主题美术创作展览,是一个既有远大叙事,又有讲好中国故事的创作行为,代表了国度画院对于黄河主题文化的一种懂得,也是每位艺术家过程本身艺术说话去阐发黄河、嘉赞黄河的艺术程度的呈现。展览岂论是从主题照样从艺术阐发形式,都具有时代性,同时也表现了它的积极意义。参展的画家都曾到实地去采风写生,用分歧的考察角度去显示了他们心中的黄河,用本身分歧的艺术说话、艺术气概来称誉黄河、赞扬黄河。从展出的作品来看,每位艺术家都是十分投入的,他们过程写生、收集素材到整顿、构想和后期创作,都是用本身的一片真情去描画他们心中的黄河。

中国国度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董雷默示,此次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写生创作展的进行,是中国国度画院在文化和远足部艺术司的具体指导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的主要创作功效。全院艺术家积极响应创作带动,分赴黄河沿线近50条采风写生线路,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为黄河文化主题创作打下了坚实根蒂。黄河沿线壮美的山水景观、宏伟的水利工程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艺术家们的笔下活泼呈现,这既是一种心里感情的艺术表达,更表现出中国国度画院艺术家们的家国情怀和任务接受。在弘扬时代经典、讴歌民族精神的同时,过程不息地揣摩、塑造、细化、升华,呈现了这场黄河文化主题的视觉盛宴。作为项目的介入者,将主题性与艺术性打磨融合找到完美呈现格局,积聚了贵重的创作经验。

中国国度画院交流合作部主任尚可认为,中华民族有着悠长的汗青与光耀的文明,从分歧维度对汗青的追索,或者从分歧视角对民族文明的考查,会加倍激起人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并且这也是艺术创作获取主要素材的起原。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有着深挚的汗青积淀,遗存了多样的文化和地区风尚。以“黄河颂”为主题进行美术创作,是中国国度画院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行动,美术家或许凭据各自的实际体验以及小我对主题的懂得,以分歧的说话去显示黄河的汗青与现代的成长,揭示民族精神某人民的妄想。或许说,这种主题性创尴尬弘扬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文艺标的有着非常主要的意义和示范感化。作为中国国度画院的美术家,浮现重大汗青题材,反映新时代的新风貌,描画人民生涯的伟大改变是主要的任务与义务,经由不息地创作,提拔作品质量,繁荣美术事业,促进精神文明扶植。

展览现场

“黄河颂”呈现艺术家对生命的深刻阐释

中国国度画院作为文化和远足部直属的美术创作和研究机构,组织黄河文化主题创作,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次挑战。

中国国度画院山水画所所长偏向认为,人人根基上都可以紧扣主题,把各自的艺术特点过程创作反映出来,是以呈现出来的结果很不错。他暗示,主题性创作必然要深切到糊口中去,有本身的体味和感触感染,画面才有这种鲜活的艺术传染力,不然,只会呈现浮泛夸张的状况,此次展览比力成功的一点,就是作品都表现画家在现场的感受。

中国国度画院人物画所所长李晓柱谈到,人物画所23位画家介入本次展览,从客岁八月份到此刻,各人分赴黄河流域写生采风,最后拿出了对劲的作品,效验很好,分歧的气势派头表达了每一位艺术家的分歧感触感染。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各人对它的懂得超越了这条河流自己,黄河水是流淌进中国人血液里的,它承载了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所以此次创作是自动的、深刻的。透过这些作品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每一位艺术家对生命的深刻阐释。

中国国度画院花鸟画所所长乔宜男认为,起首,这个展览的主题非常符合时代精神和时代需求。黄河文化的中心思惟是“雄强博大”和“厚德包涵”,这两个方面恰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属性。“雄强博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具体到我们民族文化个性上就是“厚德载物”和包涵各类分歧的文化因子,此次展览的作品都反映出了这两点。其次,花鸟画地点此次创作流动中完成的都非常好,以前人人画的花草情形都是一枝一花一草一木,经由此次写生,大师熟悉到天然界的整体生命意象加倍珍贵。国度对黄河的治理不仅是对天然生态的改善,更是对“人类与天然协调共处”的现实动作。“黄河颂”展中的花鸟画作品反映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象。

中国国度画院书法篆刻所所长魏广君暗示,此次展览与以往比拟,其分歧之处在于艺术家在形式、材料以及内容方面予以很多新颖性的索求,于精神上闪烁着朴质与绚烂,作品中透露着昂扬的生命力。今天看了展览,我们本身的心里也格外打动。中国国度画院书法篆刻所组织了专职画家前去黄河沿岸进行考查写生,从华夏要地到青藏高原,对沿线的博物馆碑刻、摩崖书法进行考查和临写,凭据本身的全新体验,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每位艺术家创作出与以往分歧的新面貌,给观众带来了新的体验和视觉感触感染。今后我们的书法创作加倍需要加大精神的正能量,为社会的新成长形势做好办事工作。

黄河激荡着艺术家的缔造情怀

中国国度画院油画所所长赵培智谈到,黄河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象征!日夜不息、飞跃向前的黄河塑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条河及其精神,需要我们庇护、传承,赐与我们一种力量。作为一名画家有责任深切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时价值值,若何讲好“黄河故事”,是全体画院画家的创作义务和方针,为此人人分批前去黄河沿线各地睁开写生采风,凭据各自的选题睁开创作,力求将各自的艺术说话与时代精神相连系,将传统语汇进行现代性的转换,充裕表现了画家们的文化自信。油画所的画家尽心尽力地投入到创作傍边,施展每小我的说话特点进行选题和创作,频频推敲和深切显露,勉力画出具有艺术传染力的作品来。

前中国国度画院版画所所长杨越认为,在此次“黄河主题写生创作”中,版画所的几位艺术家从写生到创作都非常投入,他们从分歧的视角把对母亲河的情绪融入到本身的作品中。沙永汇对黄河两岸的利民工程和生态庇护的扶植深有感慨,其作品以大场景浮现新时代再造天人协调的伟大豪举。罗贵荣、康蕾、喻涛以本身奇特的版画说话体现沿河写生的所见所闻,描画当下黄河流域的风土著情和新的面貌。在谈到本身的创作时杨越示意,其作品以佳县古城为创作素材。被称为“雄关漫道,千年古城”的佳县是一座黄河滩上的石头城,黄河在城下蜿蜒奔流而过。信步城中,石头城凹凸错落,香炉寺的晨钟暮鼓向人们讲述着汗青的过往,处处都留有汗青的陈迹和记忆。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转战,是佳县的民间歌手唱响了《东方红》。恰是黄河流域深挚的汗青文化和壮阔的天然景观打动了艺术家们,使此次写生创作取得了丰硕的功效。康蕾的三联张作品从上游的鄂尔多斯传统煤化工转型,到中下流的济南鹊山新颜,最后流向黄河出海口东营的海上石油城。在黄色基底的配景下,运用大量青绿色反映了现在黄河沿岸城市群的高质量成长,表现了黄河沿岸的新生态、新面貌。

展览现场

前中国国度画院雕塑所负责人王艺认为,此次中国国度画院“黄河颂”主题作品展无论是内容照样形式都十分丰硕,表现了中国国度画院艺术家在自发承担国度主题性创作的责任和接受。黄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艺的主要主题,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发着艺术家的神驰,触动着艺术家的心灵,激荡起艺术家的缔造情怀。在此次黄河采风写生过程中,雕塑所的艺术家也都积极地介入此中,按照本身的选题,深切黄河沿线地域,这个过程固然短暂,但切实让我们从汗青、生涯和生态等多个维度,更进一步地感触感染、感想到了黄河,体验了黄河文化和民族精神。王艺此次带来的作品《黄河大合唱》,创作构想源于抗日战争期间讴歌中华儿女不平不挠、捍卫故国的大型合唱《黄河大合唱》。在作品中,他将大合唱中最初传达出来的英雄般的、巨人般的视觉审美形象,改以憨态可掬、童真稚趣的小兵人形象,以此形成一种加倍契合当下审美诉乞降加倍便于普及青少年审美教育的主体形象,整体承续了《黄河大合唱》中承载的顽强不平、一往无前的刚毅精神,在视觉建构层面延续了《黄河大合唱》中蕴含的统一性与集中性。

在中国国度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明看来,中国国度画院举办的“黄河颂”主题展打破了黄河题材的局限,以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门类进行显现,经由多元化的形式说话和气势派头,凸起表现伟大的黄河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同时也具备深刻的汗青意义和文化意义。展览艺术家中既有功效卓著的老一辈人人,也丰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画家,他们的说话气概扎根传统,又分歧水平地阐发了个性化追求,反映了中国国度画院创作群体的总面子貌和专业实力。此次展览的顺遂展出,表现出中国现代美术创作的丰硕多元,同时也是现代主题性创作欣欣茂发的一个活泼例证。

颠末几个月的采风写生创作,参展的艺术家们络续锤炼主题,推陈出新。作品既有实际题材的弘大叙事,也有山水风貌的适意呈现,力求以艺术的体式再现新时代黄河文化的传承和珍爱功效,再颂黄河的精神丰碑。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月20日。

部门展览作品:

卢禹舜 黄河安澜 世界大穰  470cm×123cm 2020年

龙瑞 青山绿水河曲黄河 纸本设色 123cm×245cm 2020年

杨晓阳 陇南旧忆 纸本水墨 68cm×68cm 2020年

赵卫 黄河石林 纸本水墨 200cm×200cm 2020年

林容生 万仞宫墙 纸本设色 246cm×123cm 2020年

王永亮 九曲黄河天上来 纸本设色 220cm×200cm 2020年

陈平  长河携地远  纸本设色  250cm×200cm  2020年

胡应康  黄河谷雨  纸本设色  230cm×160cm  2020年

李晓柱  黄河两岸是家乡  纸本设色  247cm×178cm  2020年

宛少军 古思映长桥 布面油画 130cm×200cm  2020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