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戈壁到单元房壁画:一位80后艺术家的精神考古
起居室墙壁上绘制着与佛相关的创作和故事
褚秉超向观众介绍作品
在创作上,褚秉超没有选择同代人热衷的科技、消费文化等主题,虽然他长期在甘肃、陕西、宁夏等西北偏远地区从事创作,他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地艺术家。褚秉超逃逸出各种艺术史中的宏大主题和常规界定,在荒野和古历史中不设预定的游走,关注自身的感受和情感,以某种很细微的触点来思考和拓展自己的创作疆域。
《水手》《不二》局部
褚秉超的创作出发点往往微小而平凡,有的是几块石头,一段海岸线,一片月光,一个有趣的地名,一段臆想,之后展开一个行为,给出一个解读,塑造出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并非是酷炫的景观和具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反而是其行为过程和解读本身令人寻味,而这些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又有几分诗意的温情。
而这些行动事件是由发现、寻觅、复原、归位等不同行为步骤组成,背后似乎隐藏着艺术家对无常事物中本源的探寻、留存、修补、寻觅和自我确认的心理轨迹。
次卧室中描绘的《石还山》
褚秉超的艺术计划中,也不乏有超大型活动,比如次卧室中描绘的《石还山》,其经历是艺术家在甘肃黑戈壁,在车窗后视镜中看到地面上渐渐消失的石头,感觉很动人,他推测这些石头可能就是从山上滚落的,他就再次进入黑戈壁寻找曾经遇到的那座山,他把能搬得动的石头一一涂成白色,再一个又一个搬回山顶聚拢。在黑黢黢的山体上,山头散发着白色的光芒,似乎印证着人类虽然微小但可以印证的意志。
《水手》(左)和《高原鲸落》《礼物》《白骆驼》(右)
画在次卧室的《水手》和《高原鲸落》是两幅与鲸鱼相关的壁画,可以连缀在一起阅读,这似乎代表了艺术家更为浪漫化的想象。《水手》描绘了一个追逐鲸鱼的水手;《高原鲸落》叙事了艺术家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搁浅在海洋沿岸的鲸鱼尸体,运往青藏高原或距离搁浅鲸最近海岸的高原,继续鲸还未走完的路程,让运输鲸鱼遗体的这段路程凝聚成万物对鲸的吊唁。最后让鲸鱼在青藏高原上自然腐烂。
《大唐西域记》玄奘
类似上述作品的还有很多,褚秉超这些看似荒诞的艺术行动构成了某种对荒野大地的针刺事件,其意志力和奇异的想象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观者能感受到这些以小博大,精卫填海般的行动中表现出的对现实庸碌无常的对抗,“补天”般理想的追求。哪怕这些行动和努力最终都将被岁月和自然力量无情地吞噬,也要一如既往地去实践。在这个意义上,褚秉超颇像一个现代愚公和西西弗斯,在无尽的徒劳努力中寻找意义。正如加缪所说:“攀登山顶的拼搏本身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应当想像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作者:刘鹏飞)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2
-
2025-04-22
-
2025-04-22
-
2025-04-22
-
2025-04-21
-
2025-04-21
-
2025-04-21
-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