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研究中心在中国美术学院成立

时间: 2025-04-13 12:50:42

4月9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7周年之际,赵无极作品捐赠暨赵无极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此次捐赠见证了赵无极作品的还“家”之旅,也是赵无极先生留给母校最珍贵的礼物。

赵无极作品捐赠暨赵无极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赵无极基金会艺术副总监吕亭瑶,赵无极的儿子赵嘉陵家属刘彦,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赵无极绘画讲习班学员代表孙景刚、章晓明、成南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主席汪涛,省厅相关领导、艺术界前辈们、兄弟院校的领导嘉宾,还有各界同道、媒体代表,中国美术学院校学术委员会成员、老领导、师生代表等出席活动。

90年前,15岁的赵无极来到杭州,入读国立杭州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艺术生涯。西湖,从此成为他萦绕终身的艺术现场;母校,就此化为他血液里刻骨铭心的艺术源起。

1985年,赵无极参观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赵无极作品捐赠协议及共建赵无极研究中心备忘录在法国巴黎签署

由于展览的成功举办,赵无极夫人、赵无极基金会主席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女士(Françoise Marquet-Zao)决定向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捐赠系列赵无极作品。2024年10月15日,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女士、赵无极基金会艺术总监扬·亨德根(Yann Hendgen)分别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策展人余旭红共同签署了赵无极作品捐赠协议、共建赵无极研究中心备忘录。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女士此次捐赠包括赵无极油画作品10件、版画174件(包括版画插图书15套)、瓷绘作品28件,共计212件作品。油画捐赠作品中包括《无题(静物)》(1935)、《我在杭州的家》(1947)、《无题(寺庙和坟墓)》(1947)、《05.10.50 -纪念我的妹妹无华》(1950)等赵无极早年作品,画面内容涵盖静物、风景、人物等,体现了赵无极与杭州的独特关联。《无题(静物)》是赵无极存世最早的一幅油画作品,反映了赵无极就读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时对油画技法的最初探索与实践。

1939年,赵无极与同学在云南昆明安江村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室前合影(前排左二为赵无极),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许铁生家属捐赠

赵无极先生是世界现代艺术史天空中的一颗璀璨星辰,更是中国美院学术谱系中的一座历史丰碑。赵无极先生早年求学西子湖畔,他初窥艺术殿堂的路径是现代性的,这与这所学校的立校精神息息相关。

作为当时中国最高艺术学府的掌舵者,林风眠先生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办学宗旨,以东西贯通的现代主义作为这所学院最初的精神基因,并由此开辟出一条影响深远的艺术道路。从1928年迄今,这条“国美之路”已历经97个春秋,在现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绵延起伏,弦歌不断,虽风雨如晦,却馨香永续。赵无极先生将这条道路延伸到了世界艺术舞台的中心。

赵无极,《无题(寺庙和坟墓)》,1947年,布面油画,45.5 × 55 c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捐赠,2024年,图片来源:Dennis Bouchard

《我在杭州的家》和《无题(寺庙和坟墓)》是赵无极在杭州任教阶段的重要创作。《我在杭州的家》这幅作品描绘了他与家人在西湖边的居所,杭州的湖光山色、宋韵气息,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滋养,启发了赵无极对风、光、气等不可见事物的表现与追求。《无题(寺庙和坟墓)》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杭州西湖边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墓地,这不仅是对杭州历史遗迹的艺术再现,更是赵无极内心深处家国情怀的体现。

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女士此次捐赠的系列版画作品基本涵盖了赵无极一生的创作实践,版画版本多为珍贵的试版(艺术家版、非销售版等),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捐赠的174件版画包含了15套版画插图书,其中包括极为稀有的《亨利·米修解读赵无极的八幅石版画》(1950年)版画书1套,亨利·米修曾在赵无极生活困顿之时,鼓励他从中国艺术的根源汲取精神力量,重拾水墨创作。

赵嘉陵、陈绵夫妇向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捐赠的文献资料

此前,赵嘉陵和陈绵夫妇有感于展览的巨大成功,向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捐赠了赵无极在杭州为谢景兰画的第一幅肖像油画《无题(兰兰肖像)》以及17本珍贵的文献资料。谢景兰是赵嘉陵的母亲,她与赵无极同是杭州国立艺专校友。这幅作品是赵无极1948年赴法时随身携带为数不多的画作之一,后曾在众多公开场合向公众展示。此外,赵嘉陵夫妇捐赠的这批文献资料,极大改变了西方学界对赵无极早年艺术生涯的认知。

赵无极讲习班学员孙建平向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捐赠的文献资料

1985年,赵无极在绘画讲习班

赵无极的艺术在法国绽放,又重返中国,不仅是中国美术学院“百年巨匠”工程重要一环,也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和世界文明互鉴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通过对捐赠作品的研究,中国美术学院也将进一步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推动中国美术从“高原”迈向更高的“高峰”,激励更多艺术家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之间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创造出一批经典的艺术作品,提升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参与度,推动中国艺术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以赵无极系列作品捐赠为契机,中国美术学院与赵无极基金会共建具有国际影响的赵无极研究中心,中心隶属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将聚焦赵无极及其艺术,开展研究出版、展览展示、公共教育、宣传推广、国际交流等相关工作。通过赵无极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艺术,积极参与塑造世界艺术史新格局。(来源:中国美术学院)

“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现场

“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现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