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骆“铁笔撼山岳”——李骆公艺术研究展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展览现场
西潮澎湃,又一位从上海美专走出的艺术家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在展览前言中阐述了此次展览的策展思路。展览借由四个板块试图构成一个李骆公相对完整的艺术叙事:从西潮澎湃的早期油画,到金石铿锵的篆刻创作,再到重构新风的篆草书法,最终归于漓江的艺术沉思。重访李骆公的艺术疆域,不仅为追溯其独特的创作历程,更试图追问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艺术的“破界”与“守魂”等诸多问题。
读书的少女 木板油彩 37.7x46cm 1940年代
从展厅展出的多幅油画作品中,不难看出印象派、野兽派等西方现代艺术对其早年创作的影响。刘海粟先生对此曾有过一段文字记载:当时的高材生李英(骆公)迷上了马蒂斯、弗拉芒克、特朗,临关先生的油画颇得神韵,同学们很羡慕。关先生一回回找他谈心,让他走出窠臼,另觅新途。李英去东京读书,关先生写了信让他去找日本的名家。后来李英回沪办了个展,取了笔名“黑沙骆”,形成了自身的面目。
龟虽寿 纸本水墨 190x500cm 1978年
李骆公先生的孙子、艺术家李不酸在现场告诉我们,70年代初,由于家庭贫困和桂林潮湿多雨的环境,李骆公的早期布面油画损坏严重,他决定烧掉这些作品,以此结束油画生涯,转而专心于书法篆刻。
“来到灵川县文化馆后,李骆公一头扎进了对汉字的研究,他将书法视为一种新型的绘画创作,其研究和创作的范畴都在视觉领域,篆刻也如此。”艺术家倪军告诉我们。
李骆公的书法探索始于幼承家学,青年时期曾在上海美专兼修书法及篆刻,得名家指导研习篆隶,沉迷钻研汉字造型,取法甲骨、金文等精髓,以现代美学思维解构汉字造型规律,将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历代大师的笔墨精神熔于一炉,开创出兼具金石韵味与时代精神的“篆草”书体,拓展了传统书法的表现维度。
枫桥夜泊 纸本水墨 517x97cm
在张郎郎看来,李骆公的篆草书法将中国古代甲骨文和象形文字,包括古代壁画、岩画上刻的字演化为一种新的装饰文字和书法样式,其中既蕴含着深厚的古代艺术学养,又有非常现代的创新意识。“从表面上看,李骆公先生的篆刻书法好像与我父亲张仃先生的焦墨山水完全是两回事,但他们实际表现的都是艺术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他们都在自己的道路上探索,能够走到哪是哪,走着走着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他们一生奋斗过程的写照。”
金石为媒 成就交游佳话
李骆公的篆刻艺术历经三个重要发展阶段:早年师从陈子奋、王个簃奠定传统根基;1957年后在郭沫若、钱瘦铁等支持下专攻篆刻,初期取法齐白石单刀技法;1961年起深入研究大篆文字,融汇吴昌硕、齐白石、邓散木、宁斧成诸家之长,并吸收东西方艺术精华,构建独特美学体系。他将传统金石雄浑气质与现代构成理念完美结合,开创了篆刻艺术的新境界,形成既具古拙韵味又富现代张力的独特印风。
展览现场亦精心呈现了李骆公先生众多篆刻代表作。从表面上看,他的油画、书法与篆刻创作似乎各成体系、相互割裂,但细究后不难发现,这三者间实际有着相互支撑、彼此激发的内在关联——早年油画创作的训练为其篆刻注入现代感,书法线条的韵律又反哺其油画的笔墨表达,而篆刻的金石趣味则为书法平添了古拙之气。
漓江烟雨 1980年 10.7x10.2x2cm 滑石
展览现场有一本八大山人画册及其封面,见证了李骆公与齐白石先生交往的经历。李骆公从日本学成回国后,曾在李可染的引荐下去拜访齐白石,当时李骆公花重金从日本购买了这本八大山的画册,携画册亲送白石老人观看。白石先生对八大极其崇拜,曾专门作诗“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先生不仅对这本画册非常珍视,在自己88岁高龄时,还将这首自作诗写了上去,成就了齐白石与李骆公之间一段交往的佳话。
李骆公1980年代以漓江为题材完成的油画
展览以李骆公1980年代以漓江为题材完成的最后五幅油画作为结尾。这些作品以简练的笔触捕捉漓江的山水光影,与其早年的油画风貌已大不相同,曾被评价为“用油彩写就的东方水墨诗”。其艺术理念深刻影响了广西本土艺术家群体,推动了广西现代艺术的发展。
展览现场
“铁笔撼山岳,方寸容天地”——这是李可染先生对李骆公篆刻艺术的赞誉。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变革的浪潮中,李骆公先生正是以“铁笔撼山岳”的开拓精神,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开辟出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这不仅是一位艺术家个人探索的写照,更是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里,中国艺术家们以传统为根基、勇探新境的创作精神的生动体现。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5月11日。
【撰文_台馨遥]
下一篇: 赵无极研究中心在中国美术学院成立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2
-
2025-04-22
-
2025-04-22
-
2025-04-22
-
2025-04-21
-
2025-04-21
-
2025-04-21
-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