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书:侗听声景艺术项目在贵州黔东南榕江举行
宰荡侗族大歌歌队
侗族人说:“饭养身,歌养心。”侗族大歌不仅是侗族的声音,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宝藏。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带着“何谓传承,如何让古老的文明在当下被重新听见”的思考,艺文力联合小鹏汽车,邀请著名作曲、音乐制作人、「寻谣计划」发起人小河(原名何国锋),艺术家、策展人、多彩贵州原生态推广大使ALEI共同参与为期一周的在地采风及音乐创作,并联合贵州新民族乐队—金竹乐团及黔东南侗寨芦笙队、宰荡侗族大歌歌队于6月29日开展线上音乐直播。
音乐人小河与宰荡侗寨牛腿琴演奏者交流
壮美的侗寨自然风光
音乐人小河在村寨中寻蝉
黔东南完整且相对闭塞的自然人文环境不仅造就了当地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态度,也成为侗族大歌的灵感来源和发扬传承的摇篮。进入加宜苗寨进行自然声音的采集过程中,音乐人小河说:“当身处城市的时候,我们离土地很远,甚至忘记了和土地的关系,当我们真正身临其境,感受到风、听到蛙鸣、以所有感官的混合融入环境。这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美妙的关系,互不打扰却又相互依托,在漫长的时间里,予生命以完整。”
音乐人小河与大利侗寨杨正仙歌者的即兴演唱
6月29日晚上19:30,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宰荡侗寨的精神性建筑——鼓楼旁,凝聚了世代文明的侗族大歌与音乐人的在地创作展演拉开了序幕。本次线上公益展演在微博平台、微信视频号及小鹏汽车APP三个平台同步直播。
线上展演共分为侗听声景——声景采风纪录片、声笙共振、侗歌法庭三部分。上半部分在宰荡下寨的戏台上演,展演以一曲侗语歌《朋友朋友,我们是好朋友》开始;音乐人小河联合大利侗寨歌者杨正仙以及6位宰荡村寨“彩虹歌队”的小歌者共同合唱,稚嫩清亮的童音为展演奠定了温暖的基调。
歌师杨正仙与彩虹歌队的小歌者
线上公益展演现场
金竹乐团(张天雷、春冬蝶 、嗨哥)及艺术家ALEI
侗族大歌——拦路歌
宰荡侗族大歌歌队
据统计,本次线上直播共吸引超过29万人次观看,收获了近11万点赞量。在未来,艺文力将与小鹏汽车发起更多公共艺术项目,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非遗传统文化,也期望让这些古老的声音传递得更久、更远,与更多质朴的情感共鸣和回响。
音乐人与在地歌者的即兴演出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5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