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晴乙木个展“深深的爱” 在荆棘中感受爱的能量

时间: 2022-11-07 14:15:35

“世界如果没有爱,世界会是什么样………

假如没有爱,艺术能做些什么………”

这是艺术家子晴乙木时时思考的问题。当苦难降临,平日里那些不经意的爱,此时变得刻骨铭心,珍贵无价。一样的爱,不一样的记忆。“经历了疫情的我,就想把这苦难下的爱提出来,彰显它,让它发光,让它提醒我们,生命的每一段都珍贵无比,我生活的每寸土地都有爱,都珍贵无比。用爱滋养出希望的模样。”

展厅现场

观者可以用读散文的方法试图走进子晴乙木的作品:作品里的伤痕,钉子,针,木炭,烧灼都是苦难,但也要寻找凝视那闪烁着生命色彩的绿、黄,还有那钉子钉的象闪亮的星空和葱郁的树林,这都是艺术家想要表现的爱。因此,将它们称之为“深深的爱”,也许也再恰当不过了。

展厅现场

子晴乙木:生命是一个脆弱的装置

文/朱其

子晴乙木的这个装置展及作品系列,被名为“深深的爱”。但其装置反映出的却是一个自反性的现象,即爱之深,痛之切。用爱的反面后果表达了一种爱的否定现象学,装置就像一个个脆弱的生命能指。

《深深的爱105》作品局部

这一系列倾向一种表现主义物体。它不是一个按照观念的工艺物,虽然遗存有一种造型的意识。它将各种“受虐”和凌乱无序的材料及情状堆砌在一起,甚至像植物的附属根茎和有机菌类爬满主干,使得它一定程度像一个不受控的偶发物。树桩因而像一个无机的肉身,通过将物体材料改造为一种有灵性的模拟物,使无机的死材料复活了一种形神一体的生命情状。

子晴乙木的方式,在于将一种生命情状转换为一种材料质性的形式主义。因而材料与情状的在形式语言上具有一种同质性。这避免了意义上通过借助形象的象征性或者符号的能指化,来传达一种主体性状。这使得作品的意义指向不是太过于明确指涉某单一的意义系统,因为主体性隐藏在一种材料的质性下,树桩、针钉等材料显示一种更为抽象的含义,不具体指明具体层次的在宗教、社会或特定生活的日常性,比如基督教的爱的受难,佛教或世俗主义的情感现代性。

在作品定义上,《深深的爱》被设定为一种自反性的装置。看似一个充溢爱的慰籍的标题,但表现形式则是一个“受虐装置”。子晴乙木试图将作品的语言与内涵定义为一种反题性的关系,爱的通常理解是慰籍意义的,但“爱”在这一带有身心暗示的无机装置中,却表现为一种爱的残酷处境以及遭受的肆虐情状。在作品中,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材料的质性,比如钉子的肉身摧残感,银针的脆弱及造成的微痛性难受,木炭的焦灼感。这一受虐的装置被置于霉斑暗示的绿色以及被混乱的绳网所缠绕。

《深深的爱128》  25*25*88cm  木  丙烯 钉子  2022年

展览现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