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计划”新展启幕
9月29日,“河流计划”新展以《泛舟记》为名,在广州太古汇三楼玻璃空间中开启。“河流计划”项目由策展人肖剑和陈东联合发起,它植根于珠江流域,结合历史视角、人类学方法和艺术家创作,通过对珠三角在地性的挖掘,构建出流动的“南方”城市档案。在长达数年的探索中,一些重要的关系得以浮现,比如渡口与城市、河流与制造、河流与食物、河流与家园;一些新的方法得以延续,比如联结参与者对地方的感知和创作,深度书写地方。

《离散大陆》系列,易连,摄影与录像,收藏级艺术微喷于纯铝板,2021
航拍的河面,将河流的水面抽象成色块,两岸的陆地显得互相孤立和疏远,同时将河面距离拉大,陆地比现实中相距更加遥远。

《浮的船》 易连,影像与图片装置,老船木UV打印,4K影像,尺寸可变,2021.
从河流中获取的各种船的图像,打印在老船木上,再放回河流中随水漂流。图像通过老船木重新获得了现实空间中的漂流体验。

《水上怪谈》彭文彪, 多屏4K影像,有声,2022

《珠三角龙舟》、《建筑物与日常公共空间》木刻系列作品刘庆元 激光切割铝板UV 2019

胡茂帆与艺术家mafmadmaf合作《地水南音在沙湾河道随着运沙船漂散到太平洋》的音乐现场
以海丰福佬话(闽南语分支)为主要创作语言的民谣歌手胡茂帆兼具民间文化研究者与影像创作者的多重身份——二十多年来,他持续挖掘乡土艺术文献,用镜头记录海陆丰及珠三角的乡村场景,将水系记忆转化为声景叙事,也是“河流计划”的参与者之一。他通过音乐完成了对本土身份的诗意确认,和对地域发展中文化迁徙的反思,这种双重性让他的音乐成为理解珠三角“商贸枢纽”与“乡土根脉”共生关系的鲜活注脚。在本次展览中,胡茂帆携手艺术家 mafmadmaf,合作推出了超长歌曲《地水南音在沙湾河道随着运沙船漂散到太平洋》。此外还有一首《唱给龙王听》一同问世,共同唱出了对家乡的深刻情感,对世界的丰富想象。


《广州沙面》 詹姆斯.利卡尔顿 银盐立体照片 1900S
19世纪广州沙面租界与老城之间的运河景象。这条人工运河是当时中西社区的分界线,一侧是秩序井然的租界,另一侧是舟船云集、人口密集的中国传统城市空间

《形在江海:珠三角龙舟制造与存续调研笔记》的文献、影像档案区域 影像作品由彭文彪、关凯恒完成 2019

《珠三角河流》系列纪录片 由中国日报与河流计划共同完成 2023
(以上图片由广州太古汇、深圳大乾艺术提供。)
大家都在看
-
2023-05-06
-
2021-01-06
-
2025-11-06
-
2025-11-06
-
2025-11-06
-
2025-11-05
-
2025-11-04
-
2025-11-04
-
2025-11-04
-
2025-11-03
-
2025-11-03
-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