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文献展——在美术教育的前世今生中重见你我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长旭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长旭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也是国家教材研发的重要基地。此次展览的举办,既是对基础美术教育120年发展历程的回望,也是深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宝贵契机。期待通过这次展览,激发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关注基础美术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表示,2024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校区启动建设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依托未来设计学院运行管理,力求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基础美术教育文献的汇集之地、保护之地、研究之地。“镜鉴未来——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文献展”由未来设计学院与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协同策展。“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激发社会各界对基础美术教育的重视和思考,进一步推动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未来设计学院作为创新教育发展的新兴力量,始终以‘设计为未来美好生活’为导向,持续探索跨学科设计教育的新范式。”
本次展览策展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负责人李洪波为嘉宾导览
据“镜鉴未来——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文献展”策展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负责人李洪波介绍,本次展览展品总计1359件/套,其中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文献35种,包括第一次公开的清代学部档案12种,端方、张百熙、张之洞等关于教育变革的奏折、电报,关于女子教育的发起和遭到抵制的奏折,以及清代教材出版的审批文件等珍贵档案。“中国基础美术教育从早期的萌芽探索,到中期的曲折发展,再到新时代的创新跨越,每一份文献、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它们不仅见证了基础美术教育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更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美术教育者的智慧与汗水。” 李洪波补充道。
嘉宾观展
学制为新——基础美术教育体系的萌芽(1903-1912)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钦定蒙学堂章程》
女学利弊之辩:1902年湖北巡抚端方上奏“恳请建立女学”,而掌浙江道监察御史王步瀛则奏请“设立女子学堂需预防流弊”
新旧杂陈——基础美术教育理念的探索(1912-1949)
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曾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力倡美育,反对清代实用主义美术教育。但随着社会时局的变化,教育政策也随之改变,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动荡交替,根据地与解放区推进发展,使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新学制下的多元美术教材出版
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基础美术教材及相关文献
1938年,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颁布《陕甘宁边区小学法》,规定小学教育的宗旨是发展儿童身心,培养民族意识、革命精神及抗战建国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在艰苦岁月里,各地教育者和美术工作者运用美术工具宣传革命,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壬戌学制 教育变革”展示图画、美术及形象艺术教科书名称的转变历程
继往开来——基础美术教育学科化建设(1949-2024)
该板块以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不同时段依次发布的图画(后称“美术”“艺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为主线,系统地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发展及学科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展厅现场
1979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此前《大纲》所称的“图画”,更名为“美术”,并第一次把中小学美术课分为绘画、工艺、欣赏三大类。80年代我国开始出版农村版美术教材及乡土美术教材,使地方特色美术资源进入课堂。
由教育部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及《中国教育报》文章《从“大纲”到“标准”》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上一篇: “济南韩美林艺术馆”开馆,阔别家乡多年游子表达“绿叶对根的情意”
下一篇: 真实之上:梵高笔下的生命
大家都在看
-
2021-01-06
-
2022-04-18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